张琳(1908~1944),字华芳,一字玉林,临朐县柳山镇南马庄人。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擅长文学,并善诗画书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参加学生运动,曾遭反动军警追捕,幸学友营救脱险。1933年在北京读大学时,因家贫,仅靠课余时间撰稿作画所得稿费和学友资助维持学业,备尝艰辛而勤学不辍。1936年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先后在山东省文登、栖霞两县中学任教,著有《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论》、《诗词格律浅说》、《中学语法讲义》等书稿,后因战乱,散失无遗。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暴发。张琳弃教回家,参与当地抗日斗争,应聘任国民党山东省保安第十七旅第二团政治处主任。其间曾主编《醒众》周刊,著文作画, 宣传抗日救国。1939年4月,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秘书处秘书。不久被派遣去重庆,负责向大后方报道山东战况。在重庆,他目睹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消极抗日,半年后即愤然返鲁,辞职回家,拒绝再在国民党内任职。继因忧愤操劳,患结核病,竟至卧床不起。当时,友人劝其去医疗条件较好的日伪统治区治疗,他婉言谢绝,且拒收国民党官员给予的生活接济。他病中仍念念不忘国难,弥留时曾作诗云:“病里难过春与秋,何堪国难共家愁;年来豪气消磨尽,空向丹青作俚讴。”1944年,在原籍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