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临朐
登录    注册    无障碍及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彩临朐 > 历史人物

高启云

时间: 2025-01-15

    高启云(1914~1988),又名高启芳,临朐县杨善乡赵家楼村人。中国共产党临朐县地方组织的创建者之一,山东省政界著名人物。

    1935年, 高启云入济南乡村师范学校就读,次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学校党支部书记。他利用寒、暑假回家联络进步青年,成立青年读书会,以学文化、珠算为名,秘密学习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的组织。先后介绍高奋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与孙毅民一起组建了临朐县最早的党支部, 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38年12月,高启云参与组建抗日武装临朐独立团,并任政治部主任(后改任政委) ,将临朐革命斗争汇入全国抗日洪流。1939年夏,高启云受党的委派到郓城一带发展党的组织,筹建人民武装,开展抗日工作。曾任中共郓城中心县委书记,泰山地委宣传部长,泰安、莱芜县委书记等职。他奔波于鲁西平原,组织抗日军民反“蚕食”、反“扫荡”,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为巩固和发展鲁西抗日根据地做出重要贡献。

    建国后,高启云历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书记、山东省人委秘书长、省计划委员会主任、省经济委员会主任、副省长、中共淄博市委第一书记、省科委主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等职,从事重要领导工作达数十年之久。

    高启云长期分管全省的经济和科技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善于发现总结推广经验。他外朴内秀,大度包容,不随波逐流,不诿过于人。1954年,他曾因“向明事件”的牵连受到错误处理,但仍以党的事业为重,在1957年“反右”斗争期间,他力排各种干扰,保护了许多好同志。1958年“大跃进”时期,高启云面对工业生产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有理有据地说服了一些人,减少了浮夸风所造成的损失。在60年代初期的调整中,他提出“要依据山东的实际,统筹规划,区别对待,保住重点,以利发展”的方案,被省委采纳。“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但仍千方百计保护过一些老干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启云分管全省工交工作,提出了解决经济比例失调,调整行业、企业、产品结构,以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山东“五小”(小水泥、小钢铁、小煤窑、小化肥、小五金)企业的发展,淄博陶瓷业的振兴,全省农村沼气事业的推广等等,也都倾注着他的大量心血。

    高启云一生从政,同时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化名人。他善诗、善画,尤以书法著名。他的书法以颜、柳为宗,吸取汉魏晋唐诸家之长,下笔严正,气势开张,自成风格。他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山东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老年书法研究会会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

并流传海外。

    1983年,高启云响应中共中央改革干部制度的号召,主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利培养年轻干部,同年离休。1988年病逝于济南。

打印】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