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小种子”种出乡村振兴“金色密码”
时间:2025-03-18
“今年我种了15亩育种田,光订金就收了2万!”村民侯纪利正弯着腰熟练地给萝卜间苗,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谁能想到,这个曾经靠天吃饭、发展受限的传统村落,如今竟凭借白菜、萝卜育种产业,成功蹚出了一条“田里生金、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规模经营激活产业动能
规模经营,无疑是激活产业动能的关键密码。站在田埂之上极目远眺,连片的育种田恰似绿色的织锦,向远方的天际无尽延伸。
“我们村通过流转的方式,整合了零散土地,集中力量种植和管理白菜与萝卜种,育种面积如今已扩大到250亩。”村民侯第中说。近年来,岸青村通过创新推行“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与企业签订长期订单,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生产体系,给农户们吃下了“定心丸”,也吸引了青岛、济南等地的众多客商纷至沓来,上门收购优质种子,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让岸青村的育种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三产融合焕发乡村新颜
三产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让岸青村焕发出崭新的容颜。产业的兴旺发达,带来的是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贯通全村,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物资的运输;设施完备的文化广场,成为了村里的新地标。清晨,太极队的队员们身着飘逸的服装,在广场上舒展身姿,一招一式尽显从容与优雅;傍晚,篮球场上则是青春洋溢,年轻人们尽情挥洒着汗水,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庄。
更令人惊喜的是,返乡创业的“90后”新农人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农业的新理解,办起了别具特色的“种子记忆馆”。在这里,乡村种子的进化史被生动地展现出来,吸引着众多村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不仅传承了乡村文化,也为乡村旅游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过去留不住年轻人,现在大家都争着回村当新型职业农民。”妇女主任郭宝红指着新安装的60盏太阳能智慧路灯,自豪地说道,“这些路灯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归家路,更点亮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梦想。”
育种经济结出共富硕果
育种经济的蓬勃发展,结出了共同富裕的累累硕果。岸青村的“种子效应”持续扩散,核心育种区年用工量超过100人次,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物流路线更是四通八达,直通全国市场,将岸青村的优质种子送往全国各地。村民聂成奖满心欢喜地算起了增收账:“去年10亩育种田收入4万元,换了新车添了新家具。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咱们这土疙瘩地真能种出金子!”70岁的王老汉蹲在地头,轻轻摸着饱满的白菜种荚,感慨万千。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袅袅炊烟缓缓升起。育种田里,依然晃动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岸青村的故事,就像田里那些沉甸甸的种荚,看似朴素,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浩荡春风里,正孕育着更多金色的希望,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稳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