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被命名为第二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时间:2022-01-21
近年来,临朐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县,认真统筹推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实践经验,奋力打造生态宜居临朐。
守护绿水青山,实施生态保护建设。深入打好“三大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环境空气SO2、NO2、PM10、PM2.5浓度分别改善67.6%、19.4%、35.1%、45.8%,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28.9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减少25天,弥河小河圈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III类,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名列全市前茅。一是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扎实开展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实现县域内3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开展了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及产业集群综合整治,全面提高企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水平。二是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实现了一级保护区全封闭管理,全部拆除保护区内别墅、房屋、鱼馆等,消除污染隐患,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实施5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标改造,配套建设5处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不断加强涉水企业监管,严查涉水企业偷排偷放行为,保障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三是不断推动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有力地推动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启用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信息化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了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全过程监管。四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完成了135个行政村农村污水治理,治理率达到41.4%。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施肥的精准性,大力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机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达到了“三个100%”,实现了城乡环卫“全覆盖”,保洁“无盲区”。
坚持绿色引领,着力发展生态产业。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生态活县”战略,再从打造“齐鲁生态第一县”到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临朐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担当,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载体,临朐用制度护航生态,将县域面积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4类开发区,把县城规划建设区和各镇驻地规划为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其余72.4%的地区全部列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确权登记。同时辅以生态产业支撑体系,构筑“一带四区七廊多点”网络化县域生态大格局。
既要打好生态牌,又要吃好生态饭,临朐县生态文明建设“鱼与熊掌”兼得。一是发展生态农业。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升,奶牛、生猪、肉鸭三大主导产业和蜜蜂、肉羊、朗德鹅三大特色产业优势突出。逐步形成了特色经济林、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苗木花卉、种植(养殖)业等产业集群,获评“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中国洋槐蜜之乡”,年总产值达50亿元。全县果品面积发展到40万亩,九山镇板栗基地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发展板栗种植户220多户,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年收入1000多万元,青杨峪板栗基地取得全国有机农业(板栗)示范基地。建成宋香园、华唐慈母山、九山林场等林下种养殖基地12个,发展梅花鹿、藏香猪等特色养殖项目及油用牡丹、薰衣草、文冠果等高附加值种植项目,年产值达到7.6亿元。二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临朐多山,山多景观。沂山、嵩山等四处国有林场拥有名山、名泉、名寺、红叶、奇石等绝佳旅游资源,森林覆盖率在96%以上。临朐借“两河”保护开发东风,因势利导把“生态活县”上升到战略层面,打生态牌、念山水经、唱文化戏、走特色路,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成片造林,成功培育薰衣草旅游、房车露营、温泉度假等一大批新兴业态,获评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确定为山东省乡村文化旅游节永久举办地,成功举办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乡村文化旅游节、沂山文化节等活动,全力打响“灵气所钟、山水临朐”品牌。
坚持全民共建,打造生态宜居临朐。临朐的优势在生态,特色在生态,发展也在生态。如何把生态优势化为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既与临朐将“生态活县”上升到战略层面的长期规划密不可分,更要靠全县总动员、全民齐参与。以沂山等4处国有林场和黑山等18处生态林场为基础,临朐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动,现有林地面积122.3万亩,人工造林16.5万亩,实施荒山绿化8000亩、水系绿化5000亩、道路绿化100公里,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1.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45.7%。新增口袋公园15处,新增绿化彩化面积286.9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9%。全县省道绿化率100%,县乡级公路绿化率95%。三分之一的镇成为省级绿化模范(示范)镇,三分之二是市级绿化示范镇,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30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