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五届 > 十五届十三次
关于2009年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 2009-07-24
  7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对2009年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取了县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经贸局、贸易局、国税局、地税局、人民银行等单位的汇报,召开了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结合平时掌握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实现“一个目标”、突出“六项重点工作”、把握“五个注重”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据初步预测,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8.7亿元、32.6亿元和16.8亿元,同比增长4%、12.7%和9.9%。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和利润都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截止到5月底,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家重点骨干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逐渐好转,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实交税金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8%、26%和51%,支撑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工业用电量达到3.78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1%。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有5家企业完成股权改造。
  二是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高度重视大项目的规模效应和牵引带动作用,集中抓好大项目引进建设,相继建设、竣工了一批骨干工业项目、大型旅游房地产项目和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目前,总投资3亿元的永锋生态项目已全面投产运行,总投资11亿元的山水水泥项目、投资5.5亿元的城市煤气升级搬迁项目顺利进行。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3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7%和13.7%。
  三是现代农业和生态建设步伐加快。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棚果、奶牛、肉鸭、黄烟“四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色优势进一步显现;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发展较快,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注重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围绕打造“齐鲁生态第一县”品牌,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和环境治理,集中实施道路绿化、荒山绿化等“六大工程”,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四是城市建设成效明显。以建设独具风貌特点城市为目标,坚持老城抓提升、新区抓拓展,奋力推进城镇开发建设,城市功能、形象、品位进一步提升。龙泉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沙滩公园建成使用,朐山景观改造、弥河景观亮化美化、“泉水进城”二期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新开工住宅小区15处,开发建设面积85万平方米。
  五是第三产业及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突出“灵气所钟,山水临朐”的主题定位,加快实施“突破沂山”战略,旅游区域合作实现了新突破,旅游收入实现较快增长。6月份,顺利通过省旅游强县验收。消费市场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金融工作运行平稳,科技、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总的看,上半年计划完成情况较好,但是,在经济运行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当前,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差,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合作社,缺乏抗风险能力;结构调整的步子还不够大,低档的、传统的产品偏多,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高档的、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还没有形成市场规模。
  2、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是总量偏小。截止到5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市倒数第四位,仅高于安丘、潍城和奎文,占全市的3.48%;利税总额居全市倒数第二位,仅高于奎文,占全市的2.03%。二是缺乏骨干支柱企业。上半年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供电公司1家,过 500万元的只有五井煤矿、华建铝业2家。三是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产业层次较低,绝大多数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高水平加工制造业领域企业较少,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脆弱。
  3、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全球金融危机对煤炭、焦化、钢材和铝合金等重点行业影响较大,部分企业运行质量下降,生产经营业绩下滑。同时,企业融资难、资金紧张的问题仍然存在。由于多数企业缺少有效抵押、全县担保公司能力较小、金融机构贷款机制制约等原因,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二、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的基本情况
  上半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
  1、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计划完成情况较好。县政府认真执行收入预算,积极落实社会综合治税等各项措施,加强收入调度,深挖增收潜力,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预算的59.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预算的70.6%。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预算的63.9%,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2、深入研究上级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在财政支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企业发展等方面,认真研究并有效利用上级出台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上半年共争取到位上级财政专项资金144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316万元,缓解了我县财政困难,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3、合理安排,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财政资金调度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措施,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按时发放。较好地落实了义务教育、城乡低保、抚恤救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各项民生政策。重点支持了农业、教育、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上半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为理想,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
  1、收入结构不够合理。一是税收总量偏小。上半年,税收收入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仅为77.7%,比全市平均水平低6.6个百分点。截止到5月底,国、地两税总收入仅占全市的2.34%,相当于昌乐的47.15%,安丘的55.26%。二是主体税种所占税收比重偏低。上半年增值税、营业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完成收入,仅占全县税收收入的54.66%。
  2、收入和支出的矛盾比较突出。收入方面,受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财政增收压力较大。一是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影响到税收收入;二是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进行税收政策调整,如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的生产用固定资产抵扣当月实现的销项税额、降低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等,直接导致县级增值税减少。支出方面,为落实上级出台的一系列民生政策等,需要财政承担的支出不断增长,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几点建议
  (一)抓住发展不放松,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一是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骨干和重点财源项目,进一步强化包靠责任制,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促其尽快发展壮大;加强对重点在建项目的调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及早投产达效,在财源建设上实现突破。二是加快推进企业结构调整步伐。用足用活上级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靠大联强、增资扩股等形式,不断增加投入,膨胀规模;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做好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三是高度重视企业运行质量。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经济的调度、分析和监控力度,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进行全面排查。分行业、分类别逐一研究企业发展对策,制定落实扶持政策,切实加快企业发展。四是搞好人才培育。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为他们创造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切实提高企业效益。不断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升职工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尽快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进一步创新思维方式,立足我县优势,突出抓好产业招商和资源招商,努力推动现有产业优化升级。树立长久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在突出重点、充分评估认证的前提下,把带动能力强、利税贡献大、发展后劲足的项目作为主攻方向,集中精力抓紧抓好。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严格兑现奖惩,激发调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坚持完善银企联姻制度,不断完善投融资担保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注重从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基础工作入手,大力培植上市资源,尽快实现上市融资。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持之以恒地抓好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政策、行政服务和金融发展环境,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龙头企业,搞好农产品市场建设,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全方位给予扶持;突出抓好大棚果、奶牛、肉鸭和黄烟“四大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搞好“村村通”自来水、通油路、沼气建设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代,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加快城市化建设,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把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第三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一河、两路”改造建设步伐,继续抓好弥河城区段沿河两岸的综合开发、兴隆东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城市资源整合利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继续实施“突破沂山”战略,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搞好宣传推介,培育精品旅游线路,打响临朐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产业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市场化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五)严格依法理财,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一是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加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不断加强对经济税源的监控,适时掌握税收收入进度和税源发展变化趋势,深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坚决堵塞“跑、冒、滴、漏”,切实做到应收尽收;认真研究税种变化情况,随时注意体制调整影响收入状况,始终把握财政收入组织工作的主动权。二是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按预算法办事,依法履行预算追加程序,完善预算调整手续,不断提高预算约束力。三是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加强支出管理,合理运筹资金保工资、保重点、保法定支出。四是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乡财县管”改革,加强财政监督,加大部门预算管理力度,严肃财经纪律,保证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五是注重研究、把握好上级出台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扶持,逐步缓解财政困难,确保完成全年财政预算。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