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六届 > 十六届十八次
关于全县农业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 2014-07-23
    为推进全县农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6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全县农业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在听取县农业局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先后到冶源镇、辛寨镇、柳山镇等地的农业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工作,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搭建发展平台,强化科技服务,在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安全农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35元。
    (一)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积极采取科技下乡、送法下乡、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培训等形式,加大对《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了农业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农民依法维权意识。坚持公开透明、源头监管、社会监督的原则,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确保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政策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
    (二)强化科技服务,农业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积极组织科技下乡服务,加强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应用等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统防统治工作取得新成效,争取上级部门投资100万元,购置遥控式多旋翼飞行喷雾机和自动巡航多旋翼无人飞行喷雾机各一台,多种功能喷雾机150台(套),对全县2万亩粮食专业化防控示范区进行了病虫害统防统治。
    (三)注重示范带动,生态高效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抓好了五井镇生态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园、九山薰衣草示范基地、柳山镇燕舞岭农业生态农场等8处示范园区建设。近年来,全县共投入资金1.03亿元,示范园区占地面积达到8930亩。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截止2013年底,全县共形成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90家,在引领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农业品牌区域效应逐渐显现,先后培育了临朐大樱桃、寺头红香椿、九山板栗等一大批特优农业品牌。目前,全县共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80个,其中11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基地面积32万亩。
    (四)加强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重视。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力度,完善检测手段,增加抽检批次,扎实推进县镇村三级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全县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扎实开展高毒农药专项整治,投资26万元建立了农业投入品登记备案平台,完成农药、化肥备案产品登记2319个,备案生产企业涉及682家;先后查获违规农药1200公斤,化肥15吨,进一步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权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县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总体较低。受地理环境等影响,传统农业格局仍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较为普遍,农业生产低、小、散局面仍然存在,集约化程度不高。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规模、有档次的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多数合作社内部机制不健全、运行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现有农产品品牌重创轻管,影响力小,且地域特色农业发展缓慢。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队伍薄弱、设备落后、监测机制不够健全,假种子、假农药、假肥料等假劣农资屡禁不止,损害了群众利益。由于宣传引导欠深透,部分农产品生产者特别是小散种植户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盲目追求产量,片面追求用药施肥短期效果,使用违禁农药现象屡禁不止,滥施化肥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部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甚至严重超标,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三)农业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一是各级特别是基层对农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加上今年受天气、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增收缓慢,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少,农机重复购置率高,影响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三是农技服务能力欠缺,农技服务网络不健全,特别是村级农技队伍严重缺乏,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等的推广应用。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和农技知识的普及力度。县政府、各镇街及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安全生产知识、科学养殖种植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公德教育,提倡科学施肥、合理用药,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农业信息平台等载体,积极采取集中培训、科技下乡、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示范户等手段,加大农技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水平。
    (二)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大力培育引导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优培强,加快华茂集团、华良种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纽带作用。二是围绕提升全县畜禽、果品深加工能力,积极引进大型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超市”的产业发展链条,促进全县农产品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三是进一步规范现有的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积极提供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突出地域特色,加快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将奶牛、黑山羊、冷水鱼、林果、休闲观光五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加大政策引导和考核力度,推动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继续抓好五井现代农业、柳山金柳牧业、老龙湾现代渔业等五大示范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样板带和示范区。立足全县资源优势,围绕地方特色产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合作社带领农户积极争创优质农产品品牌,做好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提升农业品牌含金量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打造一批具有临朐地方特色的品牌。
    (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要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安全农业发展。二是要积极推进部门协作,整合各部门农产品检测资源,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农产品安全日常监管机制,不断扩大农产品的检测面,特别要强化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等农产品销售场所的检测管理,杜绝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三是要进一步整顿规范农资生产经营秩序,狠抓农业投入品监管,实行农业投入品登记备案制度,完善追溯机制,加大对高毒农药、假种子、假化肥等的查处力度,不断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
    (五)切实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一是要结合全县农村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引导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进行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二是要创新完善农机合作社管理运行机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上给予补助,信息上给予服务,进一步优化农机资源配置和装备结构,避免农民重复购置,提高农机的利用效率和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三是要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稳产增产和抗灾减灾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四是要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作,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业气象、水文服务等,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五是要通过加大对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招聘和考录力度,培育本土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等措施,努力造就一支业务能力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