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六届 > 十六届二次
关于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 2012-06-02
      为促进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工作计划安排,4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听取了县文广新局的工作汇报,到龙韵文化艺术城、红叶地毯、华艺雕塑、奇石市场、五井风景石市场等地进行了实地查看,并与四位文化宣传部门的老领导和十位观赏石、红丝砚、书画、根雕、红木工艺等方面的经营业户进行了座谈。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我县立足文化资源优势,不断优化结构,扩张规模,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一、基本情况
      一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断提高。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我县“全国文化模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等品牌优势,树立“大文化、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强引导和培育,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把“文化兴县”作为全县“三大战略重点”之一来抓,形成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文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经过近年来的培育和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了观赏石、书画、雕塑、旅游、红木工艺等文化支柱产业。华艺雕塑成长为全国五大雕塑企业之一,红叶地毯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县文化企业和个体经营业户发展到1.6万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经营产品和产业范围涵盖观赏石、书画等41个门类,150多个品种。其中,观赏石经营业户达6400家,书画经营业户500多家,雕塑企业发展到126家。
      三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县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和重要载体来抓,先后建成了中国奇石城、临朐奇石文化城、龙韵文化艺术城、五井观赏石市场等较大规模的文化市场。新建、改建镇街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农家书屋610余处,在繁荣全县文化事业的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文化旅游得到较快发展。重点组织实施“突破沂山”战略、老龙湾综合开发战略,完成了沂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老龙湾风景区开发、朐山历史文化古迹恢复建设等20个投资过千万元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注重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做好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文章,“灵气所钟、山水临朐”旅游品牌进步一打响,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2011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总体水平还较低。一是在规模上,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产业集群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还不够高。二是在产品的科技含量上,现有的文化产业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品牌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在消费类型上,大众型文化娱乐行业发展缓慢,不能适应人们对文化休闲娱乐产品的需求。尤其是旅游文化娱乐设施不健全,对游客的吸引力小,滞留时间短,消费量小。
      (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我县现有文化产业局限于传统产业和市场销售,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文艺演出及广告、图书报刊、旅游小商品、艺术品等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档次和水平。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高科技动漫、音像制作、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在我县还未真正起步。
      (三)文化产业人才缺乏。人才紧缺成为制约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文化艺术创作专业人才严重老化,出现断层现象,文学创作活力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学艺术作品。二是观赏石、红丝石、雕塑、红木工艺等行业的专业技术工人普遍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作品缺乏创意,市场价值低。我县尤其缺乏本土的会雕刻、有创意的高技术工人。三是缺少懂产品研发、艺术创作的文化创意人才,尤其是既懂管理经营,又懂创意创作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紧缺。
      (四)文化产业管理服务体制不够理顺。目前我县尚未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各部门的职能比较分散,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多头管理的现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不够,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管理和服务跟不上。文化经营市场的管理权隶属不同的部门,有的属于镇街管理,有的由开发单位管理,有的个人承包经营,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五)配套扶持政策不够完善。全面发展文化产业的规划、目标和具体的措施还没有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涉及的土地使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的扶持政策还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
      三、几点建议
      第一,切实加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组织领导。一要把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促进文化产业尽快繁荣发展。二要理顺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明确文化产业发展主管部门,成立相关的组织协调机构,切实解决当前在发展文化产业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效率不高等问题。三要健全完善各类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规范企业市场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不断壮大骨干龙头企业。要立足我县资源和企业发展优势,继续深入实施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带动战略,培育、支持华艺雕塑、红叶地毯、宽惠红木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
      第三,培育壮大文化品牌。一要积极引导文化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搞好产品研发和品牌创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二要深入挖掘文化历史内涵,提高产品档次品味和做工、包装水平,丰富产品种类,积极开发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工艺品、文化旅游纪念品。三要加大宣传推介的力度,广泛宣传我县作为全国文化模范县、书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等国家级品牌的优势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切实提高我县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要加强对沂山国际登山节、奇石博览会、红叶旅游观光月等节会的组织领导,提高档次和水平,增强节会的宣传效应。要充分发挥各类协会的作用,以各类协会为依托组织文化产业经营业户“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展销会、推介会,积极参与高规格、高层次的交流和展览,真正把临朐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宣传推介出去。
      第四,进一步规范文化经营市场秩序。一是在观赏石市场的经营管理上,继续巩固中国奇石城在精品观赏石上的经营和加工优势,尽快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同时逐步壮大、发展临朐奇石文化城。对龙韵文化艺术城的经营品种要搞好论证和定位,突出特色,集中经营。在今后文化类市场规划建设中,要搞好规划、论证,集中连片建设,发挥集群效应,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资源。二是把目前相对零散的书画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逐步建立起以书画创作为核心,以书画作品展览为载体,以书画作品交易、销售为目的书画产业发展格局。三是理顺文化销售市场的管理体制,统一管理,强化服务,教育引导业户文明诚信经营,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第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在土地使用、税收、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市场潜力大、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发展。要抢抓国家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推动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要尽快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加大文化项目招商力度,利用优势资源,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入文化产业,切实壮大产业发展后劲。
      第六,努力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一是进一步加快文化事业的发展,有效整合、建设和利用好文化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项目,以文化事业的繁荣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搞好县文化艺术中心的规划、选址和建设,在功能定位、建筑特色上要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建成临朐的标志性建筑。二是立足我县的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融入书画、观赏石等文化元素,着力打响集娱乐、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三是在其他产业中深入挖掘、开发产品文化,让文化元素融入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和销售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四是不断发展壮大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设计及现代传媒、广告、印刷等有发展基础、有发展潜力的传统文化产业,努力实现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高科技动漫、音像制作、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的突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七,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研究制定文化专业人才引进政策,采取特邀、合作、引进优秀艺术类毕业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吸引各类文化专业人才。要加快文化经营人才的培养,着力培养一批既懂艺术,又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文化人才。要注重加强对文艺创作人才的培养工作,大力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在书画、写作、演出等行业培养出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人,利用名人效应进一步促进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积极拓宽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班、设立创作室、外出观摩学习、邀请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加工、雕刻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努力培养出观赏石加工、红丝砚制作、红木工艺、雕塑等行业的高、精、尖技术人才,提高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