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六届 > 十六届二十次
关于临朐县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 2014-11-17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8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就全县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实地察看了万豪汽车滤芯纸、新荷牧业、智慧城市综合信息处理中心等单位生产运营情况,以及辛寨中心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设施工现场,听取了发改、农工办、经信、住建、商务、财政、国税、地税、人行等部门的汇报,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关于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按照县委“一四三五”总体工作思路,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1-6月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9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亿元,同比增长11.6%。
    1、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和“大项目”带动战略,总体上来看,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各项指标的增幅均居全市前列。1-6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分别为176.5亿元、174亿元和1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4.3%和8.8%。其中,40家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实交税金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额的45.2%、49.4%和75.6%,其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2、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和品牌,充分发挥其优势,不断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对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益,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据统计,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县已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69家。
    3、现代服务业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拓展发展空间,重点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和商贸流通业,积极培育金融、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实现了现代服务业总量的迅速扩张。1-6月份,第三产业提供税收5.8亿元,同比增长2.8%,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4、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巩固了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1-6月份,新建改建道路54.9公里,落实棚户区改造1487户,建成智慧城市综合信息处理中心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城市宜居宜业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小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1-6月份,完成小城镇建设总投资15.1亿元,新建公共服务设施80.2万平方米,建成绿地124.2万平方米,完成农村新建住房318户、危房改造76户,小城镇载体功能进一步完善。
    5、社会事业发展态势良好。1-6月份,全县教育投入完成4.05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新建、改扩建学校14处,建筑面积15.63万平方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完善。据统计,上半年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累计为群众节省药费近3345.2万元。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1-6月份,全县新增参保人员2152人,拨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5.24亿元,拨付率100%。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据统计,截止6月底,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973套。文化、科技、计划生育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调查情况看,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总体上比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上半年,部分行业,特别是铝型材、不锈钢、机械制造、水泥、纺织服装等行业的生产经营遇到了较大困难。这些行业中,有的企业产品销路不畅、库存较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限产裁员,少数企业甚至处于停产状态。由于多数企业缺少有效抵押、担保公司能力较小、金融机构贷款机制制约等原因,企业融资难、资金紧张的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部分大项目因土地、环保等瓶颈制约,建设进度不快。经营城市的理念还不够先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重眼前、轻长远,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占道经营、交通秩序混乱、违法乱搭乱建等现象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小。
    关于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上半年,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狠抓财源建设,创新征管方式,优化支出结构,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
    1、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提高。1-6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2.08亿元,同比增长12.6%,占预算的58.9%。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88亿元,增长15%,占预算的62.2%,快于时间进度12.2个百分点。全县税收收入完成6.66亿元,增长6.4%,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4.5%,其中,四大主体税种完成4.74亿元,增长18.1%,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0.1%,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2、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1-6月份,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2.72亿元,完成预算的50.6%,同比增长14%。从支出结构看,在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的同时,重点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社保和就业等民生支出的保障力度。1-6月份,完成民生支出9.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高于公共财政支出2.3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5.2%,同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
    3、财税征管力度不断加大。县政府及财税部门积极应对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改进组织收入方式,持续加大综合治税力度,保障了财税收入的稳定增长。财政部门探索实施组织收入、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算评审控制、政府采购及投资评审、国库集中支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预算编制、执行和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税务部门积极开展税源调查分析,加大评估、稽查力度,健全完善收入督导机制,有效堵塞税收漏洞,实现了税收收入的平稳增长。
    总之,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比较好,达到了 时间、任务双过半的既定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财源不足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上半年,全县多项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财源基础薄弱、缺强少大的问题依然突出,财政收入总量小且收入结构不尽合理。房地产业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实现地方税收1.73亿元,占到了全县税收收入的27.2%,增量4585万元,占全县税收收入增量的48.1%。下半年,受房地产市场萎靡的影响,完成地方税收任务的压力较大。同时,我县铝型材和水泥等支柱产业,受房地产市场行情的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不同程度地下滑,对全县税收收入的增长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根据上级有关政策,新农保、新农合等民生支出和津补贴等刚性支出逐步提高。上半年,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支出达到9.5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5.2%,同比提高了1.5%,与全县财政收入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现状构成矛盾,财政保障任务比较繁重,支出压力比较大。
    为切实做好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工作,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坚持工业立县不动摇,不断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要始终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一要继续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对落户的大项目,要落实县级领导、相关部门包靠责任,拿出主要精力,盯紧靠牢,协调做好土地、资金和项目审批方面的工作,确保其尽快投产达效。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二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和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坚持用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先进工艺对产业基础好、有发展前景的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重点突破,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要突出抓好铝型材产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铝型材产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快在技术、装备、工艺方面的改造提升,使铝型材产业实现由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突破。三要继续拓展服务企业的思路,认真研究国家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政策,切实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四要努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减少抽贷、压贷现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共渡难关。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方面,要根据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积极引导农民以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品牌农业为目标,重点抓好奶牛、黑山羊、冷水鱼、林果、休闲观光等优势产业规模扩张和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深入实施“龙头项目”引领工程,积极构建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共同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分散生产与市场经营的有效对接,拉长延伸产业链条,挖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同时,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着力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违规使用禁限农药和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持续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要深入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要按照“打生态牌、念山水经、唱文化戏、走特色路”的总体思路,以沂山成功创建5A级景区为契机,以“三山两园一谷”建设为重点,整合全县优质旅游资源,加大景区的开发和宣传力度,积极打造能够适应大众化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全力打响“灵气所钟、山水临朐”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积极引进综合物流园区项目。要在培强做大骨干流通企业的基础上,高标准地建立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加强规范管理,发挥集聚作用,推动商贸物流业健康发展。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强化雕塑、奇石、书画等优势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在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使文化软实力变成经济硬支撑。要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金融产业、电子商务、管理咨询、家政服务等新兴产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要研究制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其不断繁荣壮大,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总体水平。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提高城镇承载能力。要持续抓好城区改造提升工作,不断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突出抓好安置楼建设,优化建设流程,切实保证工程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棚户区搬迁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要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智慧城管作用,建立完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整治活动,进一步解决影响市容市貌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制定规划,通过重点突破、市场运作,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城镇,推动引导其与县城相向、互补、融合发展,努力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组团式、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要搞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载体作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类制定社区建设标准,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改善民本民生。要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在重点保证东郡小学、县实验二小改扩建、镇街园区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投入的同时,加强施工监理,保证工程进度质量。要不断探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力度,积极稳妥地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要深入开展“三八六”环保行动,不断加大弥河保护开发推进力度,积极推动污水直排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工作深入开展。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对非煤矿山、化工企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要不断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始终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确保不发生任何责任事故。
    (六)严格财政预算管理,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县政府及财税部门要把组织收入作为财税工作的头等大事,认真分析形势,细化征管措施,不断挖掘增收潜力,千方百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继续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努力健全完善税源预警监控机制和纳税评估办法,科学调整税负,不断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点环节的征管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最大限度地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确保财政稳定增收。要进一步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夯实部门预算编制基础,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惠民政策,努力控制财政开支,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每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