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计划,3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全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听取了县教育局关于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了城关、东城、辛寨、柳山等四处镇街的6处公办幼儿园和1处民营幼儿园,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办园行为,努力推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前,全县幼儿园已发展到224处,在园幼儿23780名,学前三年入园率93.2%,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前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根据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新要求,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临朐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临朐县2011—2020年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等文件,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建立了分管副县长为组长,3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托幼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在镇(街、园、区)科学发展考核中的比重,加大考核力度,调动了各级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将幼儿园建设纳入校舍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加强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不定期对幼儿园建设进行专项督查,促进了幼儿园的规范化建设,学前教育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二)不断加大投入,办园条件显著改善。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城区居住区幼儿园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将城区幼儿园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投资7000万元规划建设10处高标准幼儿园,其中县实验幼儿园、临朐中学幼儿园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城区幼儿园建设有序推进。各镇(街、园、区)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58处,改善了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实行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机制,严把幼儿园注册和年检关,加强监督管理,办园行为进一步规范,办园条件明显改善。
(三)强化幼教队伍建设,保教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先后招录68名公办幼儿园教师,转岗243名中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任教,招聘70名非公办幼儿教师,幼儿园教师队伍进一步充实。建立了绩效考核与工资待遇增长机制,合同制幼儿教师工资待遇逐步提高。大力实施名园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定期组织幼儿园园长参加山师、华师、东北师大的高端培训,打造出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骨干园长管理团队。通过举办优质课、优秀活动方案、专业技能大赛等评比活动,促进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幼教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保教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全县36名幼儿教师荣获全国中小幼教师“和谐杯”说教材大赛一等奖,多所幼儿园的特色活动在省市特色活动评选中获奖。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县学前教育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总体发展不够均衡。目前,我县登记注册的合格幼儿园98处,可容纳幼儿15000余名,与我县超过25000名适龄儿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3年,县政府就把8处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件实事”,但到目前为止,仍有2处幼儿园尚未开工建设,另外6处也仅完成了主体工程。已规划建设的幼儿园中,民办园与公办园、农村园与城区园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差距较大,中心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二是办园行为亟需规范,无证办园现象比较突出。据教育部门核实,目前全县共有无证幼儿园105处,在园幼儿6769名,分别占全县总园数的46.9%和在园幼儿总数的28.5%。无证幼儿园均未登记备案,未纳入安监、卫生防疫、市场监管、消防等有关部门的正常执法监管范围,多数校舍因陋就简,消防、排水、供水等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有的饭菜质量把关不严,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有的教师素质低下,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同时,我县学前教育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但县托幼办编制仅有5人,力量明显不足,难以进行全面的业务指导和监管。
三是幼师队伍严重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县注册幼儿园共有保教人员1462人,与幼儿比为1:17,与国家1:7-9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在职幼儿教师中,取得幼师资格证的仅占39.5%,幼师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教学需求。同时,与在编教师相比,合同制幼儿教师普遍存在工资待遇偏低且养老、医疗、社会保险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幼教工作。
四是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家长对学前教育存有认识上的误区。幼儿教育是以开发智力、激发潜能、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的“游戏性”教育,但有些家长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学习小学课程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对正规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存有偏见。一些无证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心理、降低成本和便于管理,违规开设小学课程,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县“大教育”总体格局。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县政府及各镇(街、园、区)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学前教育放到与义务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当起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突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不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努力做到新增幼儿园以政府开办为主。要加快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严格按要求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二)持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幼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要科学制定全县幼儿园建设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布局、规模,努力使公办幼儿园建设与城乡人口分布和居住状况相适应。要按照上级要求,发挥各级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协调各方力量,逐年安排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特别是对2013年政府承诺建设的幼儿园,要加强协调调度、加大推进力度,争取尽早投入使用。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幼儿园建设,政府要搞好引导并给予支持。应配套建设幼儿园的居民小区,规划、住建部门要严格把关,确保幼儿园与小区建设同步进行,配套不达标的小区不予审批和验收。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尽快建立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拨付机制,并严格按标准拨付到位。
(三)加强幼师队伍建设,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学前教育有其自身规律,建设高素质幼师队伍是办好学前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招录幼儿教师一要坚持专业对口,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中选聘,不能用老教师、转任教师代替,以切实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二要坚持实事求是,对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要求要形成梯次结构,适当放宽幼儿教师准入门槛,吸引专业对口的专科毕业生参加考选,进一步充实和优化幼师队伍。要探索建立幼儿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尽快提高合同制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建立和完善合同制幼儿教师晋升渠道,打破身份界限,逐步实现同工同酬,进一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要持续加强在职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尽快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执教技能,不断提升幼儿教育整体水平。
(四)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对无证办园行为的综合整治。要尽快建立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无证办园行为的清理整顿,对一些规模较大、配置较完善的无证幼儿园,要加强指导、梳理问题、督促整改,使其尽早达到办园标准;对整改后仍未达标的要坚决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同时,要落实属地管理原则,明确镇(街、园、区)对学前教育发展、管理、安全等方面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要适应学前教育加快发展、规范发展的新要求,适当增加托幼办人员编制,强化监管力量,加强业务指导,提升幼教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
(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幼教观。要通过开展学前教育宣传周、宣传月活动,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手册、进入社区建立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尤其是加大对农村群众、进城务工人员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明确学前教育的本质和要求,帮助群众认清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为规范办园行为、取缔违法办园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