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六届 > 十六届二十七次
关于全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 2015-09-02
    根据工作计划,7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全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听取了县科技局、经信局关于全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了恒彩数码、宝龙达集团、龙德造纸,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考核制度,强化平台管理,我县科技创新平台在规模、档次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均有了较大发展和提高。
    (一)创新平台初具规模。全县目前已建成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48家,其中省级以上的7家,包括1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院士工作站,1家综合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3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围绕铝型材产业、3D打印产业、磁电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多方位的技术支持。近年来,有关企业先后投资1.5亿元购置研发设备500多台套,增加研发办公面积1.8万多平方米,引进中高层次人才200多名,初步满足了科技创新平台的需求。
    (二)平台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初步显现。依托中国铝型材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磁电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通过集群创新、集群发展,带动培养了以华建铝业和华特磁电为龙头的铝型材和磁电产业集群,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在平台的支撑下,不断研发和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全县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去年以来,全县申请专利920件,授权专利601件;鉴定科技成果10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48项,获批立项21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0项,共争取研发经费1708万元。   
    (三)产学研对接合作发展态势良好。立足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技术引进、人才引进与培养、联合研发新产品、共建研发中心,分批次、有针对性的组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近年来,先后组织创新平台相关人员160多人次到高校院所对接,邀请专家教授120多人次到我县考察调研,洽谈合作。目前,我县与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5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52家企业与中科院、山东大学等40家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各类研发机构、中试、实验基地20多处。华特、恒远等8家企业与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外研发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14年,恒远利废公司获国家中欧合作项目立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组织领导需要进一步加强。县政府虽然已经出台了《临朐县鼓励科学发展暂行办法》、《临朐县重点骨干及成长型企业动态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对科技创新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工作措施和激励政策,但在实践中,具体工作的推进还不够有力,科技经费拨付不及时,有些奖励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尚未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对企业在平台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解决不够及时。对科技创新的督查、考核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仍显不足。
    二是平台总体服务能力较弱。现有的创新平台分布零散、规模偏小,且设备简陋,没有真正把研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高层次平台数量偏少,技术支持水平差,无法充分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平台研发成果,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成果少,对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强。部分平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大部分平台建成时间短,制度设计不健全,平台维护、运营费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三是部分企业经营者创新意识不强。企业普遍存在重当前、轻长远,重生产经营、轻产品研发的现象,没有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长远利益,研发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不强。企业主动参与创新平台建设的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多数企业家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企业在平台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在创新平台建设上投入经费少。
四是企业技术人才匮乏。受区位条件和发展水平限制,我县的科研环境和工资、福利等个人待遇与条件优越的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引进和留用困难。虽然有不少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大部分只是研发合作,真正的校企人才对接较少。
    三、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平台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县政府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科技创新指标在科学发展考核中的比重,切实担当起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责任。要尽快研究出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全县统筹、合理布局,并促进现有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现有的优惠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要探索建立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科技、经信、发改、财政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平台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要加强引导,逐步建立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平台建设新格局。要通过深入企业宣传、与企业经营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定期组织专家讲座等方式,让企业经营者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促使企业经营者改变观念,提高科技创新意识。要定期组织企业经营者到平台建设先进地区、先进企业参观考察,学习他们在平台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亲身体会科技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开拓企业经营者的眼界。要继续为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牵线搭桥,组织龙头骨干企业与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合作,促进知识与资本、技术与产业、市场的高效对接、深度合作。要进一步拓宽平台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多渠道、多元化投入,为平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要强化管理,提升平台总体服务水平。立足实际和产业基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平台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要加大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全力引导优质资源和要素集中投放,发挥平台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可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项目的研发,加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及时分析汇总国家政策动态,为企业的研发方向提供信息支持。要指导支持企业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作用,促进研发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要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把高层次人才、特别是行业领军人才作为人才引进的重点,不断优化科研环境,健全以平台、项目吸引人才的机制,把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成科技人才的事业平台。引导企业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科技人才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加快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科技创新团队。要探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营造干事业、出成果、得效益、获荣誉的科研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建立校企人才交流渠道,通过在高校举办招聘宣讲会、参加毕业招聘双选会等方式,吸引有能力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到我县工作。同时,要不断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为人才合理的流动提供保障。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