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六届 > 十六届八次
关于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 2013-06-26

     为进一步促进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5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取了县科技局的汇报,到华特磁电、恒远利废、恒彩数码、华建铝业等企业进行了实地查看,然后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进转调创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健康稳步发展的态势。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为鼓励和扶持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的若干建议》、《临朐县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税收、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其中国家级1家。2012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4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6.88%,比年初增长3.01%,比重、增长速度均列全市第三位。
      (三)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显著提升。全县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7家、企业技术中心1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综合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各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2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1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处。2012年,获批立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9项,争取研发资金1426万元,22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合作力度不断加大。注重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了产业发展、产品开发和企业创新。全县共有32家企业与38处知名高校院所、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建立各类实验基地35处,建成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总量还是发展质量,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发展中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企业亟需的技术研发、技术转让、产业信息、风险投资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及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园区尚未形成。政府对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引导能力相对较弱,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体系还不健全,没有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二)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强。高新技术企业中处于产业链高端的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项目仍然较少,特别是缺乏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规模大、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大项目偏少,企业产品类型单一,多数为机械加工制造类项目,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产业的带动辐射能力差。
      (三)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一般规律下, 企业用于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的经费应占企业总销售额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才能持续发展。从全县情况看,多数企业的科研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同时,公共财政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不高,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短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现有高科技专业人才队伍,无论从水平和数量上,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都很不适应,人才总量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和领军人才短缺。多数已引进的科研人才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现有的研发中心利用率较低,对企业的贡献不高。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工人严重短缺的问题,造成部分新设备闲置,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一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有的领导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视不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只重视规模数量的现象,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大,国家和省、市出台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没能得到有效落实。多数企业负责人创新意识不强,只重视扩大规模和数量,缺乏研发积极性,同时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需要高额投资、且研发风险大,周期长,影响了企业科研开发投入的积极性。二是现有研发机构少,产学研结合少。我县多数企业的研发中心设备简陋,无法从事高层次技术研究。在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企业中,只有华特、恒远等少数企业合作院所层次高,技术含量高,合作领域宽,合作深入持久稳固,其他多数企业合作层次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较少。三是吸引高科技人才的环境不够优化。一方面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居住、子女入学、医疗等整体生活环境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人才生活的需要,造成“人才引进难,引进留住难”的现象。
         三、对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全县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快高新技术科研平台建设。要进一步做好公共服务工作,建立企业亟需的技术研发、技术转让、产业信息、政策咨询等方面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尽快规划建设全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在各镇街、产业园规划建设科技服务中心,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委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产品研发创新,从成果转化中提取奖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带动作用,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渠道投入的科技投入新机制。二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达到年销售总额的3%以上,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三是积极开展科技金融合作模式创新试点,设立科技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和引导银行、风险基金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科技领域,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四是认真落实鼓励企业上市的一系列政策,落实包靠服务措施,推动华特磁电、恒远利废等高新技术企业尽快上市,扩大企业融资规模。
  第三,不断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对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要重点选择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参照培植壮大十大骨干财源项目的方式,加大引导培育力度,鼓励支持发展,促其成为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要立足现有优势,结合我县实际重点推进先进装备制造、高端铝材加工、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上,充分发挥以华特磁电为龙头的“磁电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的载体功能,有效整合资源,实现集群创新、集群发展;在高端铝材加工上,通过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加快铝型材产业转型升级,力争1—2年内华建铝业、伟盛铝业等一批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使工业材比例达到70%以上;在新材料产业上,突出抓好恒彩数码高光防水相纸产业化项目和宝龙达胶业新上项目,着力在提升技术水平,创建自主品牌上下功夫,尽快形成技术含量高、规模大、带动力、影响力强的产业集群。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国家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节能环保、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落户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项目。
        第四,加大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是进一步制定并落实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优惠激励政策,参照招考大学生村官的办法,探索实行大学生到企业就业的人事关系转型、社会保险、人才流动等方面的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层次大学毕业生到高新技术企业就业。二是加强产学研结合,引导企业积极聘用一批掌握前沿技术,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切实提高全县高新技术水平。三是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在采取举办培训班、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分层次搞好对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教育培训的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技术职称认定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积极为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养实用性人才。四是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建设高端人才聚居区,实现人才资源共享,落实高端人才在我县生活、旅游、就医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优待政策,提高高端人才的生活质量和在我县居住的荣誉感、归属感,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