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傅士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县“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请予审议。
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创新举措。自2016年省级启动特色小镇建设以来,我县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积极建机制、出政策、定方案、抓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九山薰衣草小镇入围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嵩山露营小镇、城关红叶小镇进入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在2018年全省109个特色小镇创建绩效评价中,九山薰衣草小镇取得第11名的好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深入谋划,精心设计。按照“高起点、准定位、领未来、成精品”的工作要求和“小而美、特而强、聚而合”的创建目标,积极借智借力,邀请山东省城镇规划设计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知名设计机构对特色小镇进行高起点、高水准的规划编制和设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规划汇报,进行规划论证。各个小镇也根据创建工作实际进展和项目情况,适时优化完善规划内容,增强规划的指导性、操作性。目前,九山薰衣草小镇完成概念性规划、精细化规划,嵩山露营小镇完成概念性规划,城关红叶小镇总体规划完成初稿。
(二)健全机制,扎实推进。为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精心制定特色小镇创建方案,包括特色小镇的建设范围、产业定位、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建设计划、扶持政策、营商环境、改善措施,同时编制相关规划和培育创建实施意见。实行特色小镇重点工作月报制度,将项目建设、重点工作分解到月、落实到人,推动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小镇培育创建工作纳入全县乡村振兴考核体系,确保培育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狠抓项目,强化投入。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是基础,投入是关键。薰衣草特色小镇产业以薰衣草种植为基础,集产品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带动观光旅游、休闲康养、餐饮住宿、商业服务、旅游地产等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完成投资2.9亿元,种植薰衣草2600亩,芳香植物园300亩。与山东省土地储备发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投资100亿元,全面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开发和运营,为小镇发展注入新活力。山东嵩山露营小镇发展以休闲露营为主导的生态旅游业,累计投资5.2亿元,建设高山露营区、滨水露营区,湖光假日公馆一期楼房主体完工,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地质勘探基本完成。红叶小镇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目前,核心区正在规划建设。
(四)搞好结合,助力振兴。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把特色小镇创建和现代农业项目、旅游开发、村镇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精准扶贫、乡村旅游、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工作开展,带动餐饮、民宿、商贸业发展,惠及农民群众。薰衣草特色小镇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建设悬崖餐厅、产品体验店、帐篷营地等,完成木栈道、登山步道、主次干道、砌石挡土墙、婚纱摄影基地、青舍、橘屋酒店、薰衣草加工厂建设,购置鲜花运输及旅游观光车,治理景观水系1.5公里。
(五)宣传推介,提升名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广泛宣传和推介,不断扩大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2016年以来薰衣草、露营等小镇多次接待各地考察团,媒体多次对特色小镇进行采访报道,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九山薰衣草小镇主打爱情文化深度体验,接待国外赛德尔基金会,吸引世界小姐前来观光,把品牌带到国际。嵩山露营小镇通过桃花节等活动大力加强特色推广,利用网站、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嵩山一号大道、高山露营基地等旅游资源,露营小镇知名度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缺乏支撑。特色产业发展不平衡,规模较小,产品竞争力和集聚力不强。
(二)要素保障不够。部分项目受土地指标限制无法实施,资金缺口较大,群众参与性不够、民资投入较少,发展动力不足。
(三)硬件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功能配套不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
(四)软件建设滞后。缺乏专业运营团队,在特色产业培育、项目运营管理上缺乏高水平专业人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争牌创优。全力创优,积极借鉴省内外知名特色小镇建设成功经验,立足定位、聚焦特色,深入谋划小镇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抓手,努力争创一流小镇。围绕产业营建“特而专”、风貌营建“特而美”、文化营建“特而新”和品牌营建“特而优”的目标,坚持树品牌、创特色,根据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分类施策,重点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和主打产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确保已列入省级培育创建名单的九山薰衣草小镇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全力做好市级“十佳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指导嵩山露营、城关红叶两个小镇做好相关工作。
(二)注重观念更新。一是充分认识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我来建”。二是针对“大干快上”论,突出策划、创意、运营及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时效性;以人为本,立足百姓需求,坚持“小而特、小而美、小而精”的思路推进,避免出现新一轮人工造城,不可再搞一条街式的开发。三是镇、村干部要克服畏难情绪,因地制宜处理好特色镇与特色村、重点镇与一般镇建设的关系。四是探索引入新的创建模式,借鉴外地特色小镇先进经验将小镇开发运营权交由企业负责,真正实行一体化、市场化运作。
(三)强化要素保障。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编制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引领,符合城镇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旅游发展等专业规划有效衔接。二是高标准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功能齐全的综合服务平台,实行数字化管理,确保小镇内外交通顺畅,外联公共交通便捷通达。三是要素保障,积极争取省、市土地指标补助,根据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需要,作专题项目用地申报、协调,切实保障用地需求;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吸引广大企业投资,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着力拓宽融资渠道。四是强化人才引领,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招引一批业务精、政策清、情况明的管理人才,聘请一批省内外智库的著名专家学者,培养一批本土实用人才,为特色小镇提供人才保障。
(四)做好结合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攻坚为抓手,争取更多的扶持政策,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突出文化旅游产业,做出文化旅游精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治理农村垃圾、污水、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借助“新旧动能转换”改革春风,激发小镇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提高产业价值含量和附加值,形成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打造产镇互促共生、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
(五)注重引导宣传。加大特色小镇建设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建设的良好氛围,逐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认识。积极宣传特色小镇建设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引导企业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使小镇真正成为产业发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人与自然协调的亮丽风景线。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同志们,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勇立潮头、勇当标杆,奋力开创特色小镇发展的新局面,努力为临朐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