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七届 > 十七届十二次
关于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情况的报告
——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时间: 2018-07-12

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 杨维政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向本次会议报告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县文广新局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实施文化兴县战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四个城市建设,文化临朐建设取得新的成绩。2017年,我县被命名为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走偏远山区·送文化下乡文化志愿惠民演出先后被原文化部和省文化厅表彰为“2017年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典型案例,我局被市文广新局评为全市文化建设综合评价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三招三引工作先进单位、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局党委被县委表彰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着力点,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县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占地600亩,总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建设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档案馆5个场馆及配套设施。去年以来,我们千方百计化解矛盾、解决遗留问题,完成各项手续办理,项目建设全面铺开。目前,已完成土方回填20万方,桩基施工8000米,场区施工配套已完成,预计年底可完成主体建设。着力提升县级场馆服务功能。县文化馆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常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和人才免费培训,继续保持国家一级馆称号。县博物馆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二级馆申创省级评审,获得可移动文化修复资质7项,是全市唯一具有修复资质的县级博物馆。县图书馆更新各类图书6万余册,购置电子借阅机、阅览桌椅等设施设备,顺利通过国家二级馆复评。着力完善镇村文化设施和服务功能。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8处镇图书馆全部达到市二级以上标准,并与县图书馆实现一卡通联网服务。2016年以来,争取并投入上级专项资金1100多万元,扶持全县339个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97.13%,在2017年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位列第3名。构建起以县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镇街综合文化站、镇图书馆为分馆,部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框架,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推进文化领域精准扶贫围绕补齐镇村文化设施短板,积极对接省、市文化扶贫行动方案,建立局领导包靠制度,制定文化扶贫路线图计划书,对84个省定贫困村点对点开展扶贫。投入400多万元专项资金,采购图书8万余册、电脑300台、书橱桌椅504套等文化服务设施,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文化脱贫,基本实现了每村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艺活动室、一个多功能室、一个文体广场的目标。策划举办的走偏远山区·送文化下乡走进贫困村和走进第一书记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受到贫困村群众热烈欢迎。我县文化行业扶贫工作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转发,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三、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基层文化设施利用效能。镇街综合文化站(镇图书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免费开放,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00多场次、展览近百次、培训260多场次,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抓好文化人才培训。县文化馆常年开设舞蹈、戏曲、年画、古筝等公益培训班,每年举办培训350余班次。与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利用落户我县的山东戏曲编剧人才培养基地山东小戏创作实践基地,不断提升文化人才培训水平。去年以来,先后培养戏曲、舞蹈、器乐、书画等骨干人才8300多人,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的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文明之夏广场文化活动、群众文化艺术节、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等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600余场次、完成公益电影放映3800场次。2016年,以纪念建党95周年为主题,指导县直10大系统100多个单位、13处镇(街、园、区)200多个村互动,共演出500余场次,参演群众近万人,观众达10万人次。2017年,成功举办第四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四大板块、22项活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创新开展四个一活动,打造了出彩蒋峪人魅力冶源幸福五井等镇街群众文化品牌。

四、以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结合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齐长城、崔芬墓等16个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先后获国家和省文物局批复,争取文保专项资金2200多万元。全面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任务,共完成数据采集、平台报送近10万件(组),我县普查登录藏品总数位居全省第7名、全国第39名,被表彰为山东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单位。争取投资900多万元,实施互联网+让临朐文物活起来项目。抓好历史文化展示点建设,有100多个村正在或完成展示点建设,淌水崖水库纪念馆、牛寨村史馆等被确定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展示十百千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深入。在临朐中学、外国语学校等6处中小学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试点工作。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东镇沂山祭仪为基础,连续六年成功举办沂山文化节暨东镇沂山祀山大典活动,镇山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周姑戏《淌水崖》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成功举办省级非遗项目临朐手绘年画晋省展,研发的临朐手绘年画系列衍生品,深受游客喜爱。创新开展非遗流韵进景区活动,洼子跑麒麟、红丝砚制作技艺、剪纸等12项非遗文化融入旅游,实现了旅游开发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双赢

五、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四个城市建设为突破点,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以奇石、雕塑、红木工艺、临朐手绘年画四大特色文化产业为龙头,以奇石市场等专业市场为平台,构建起布局结构合理、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创新力和竞争力较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2016年,全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1.13亿元,增幅7.5%,占GDP比重4.26%发挥大项目引领作用。指导做好华艺雕塑艺术博览园项目规划设计,抓好奇石市场二期项目运营,打造奇石、书画产业新载体,谋划建设红木产业园等专业市场平台,推动支柱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着力抓好手绘年画品牌。成立临朐手绘年画学会,新发展会员80余名。创设临朐手绘年画创作培训基地,加强人员培训培养。与文化企业建立研发、销售合作联盟,研发手绘年画衍生产品4大系列6个品种,推动临朐手绘年画产业化发展。冶源镇投资400万元,在吕家楼村、北杨善村打造集年画创作、加工、装裱、销售于一体的手绘年画特色商业街。投资200万元,规划建设占地5000平方米的手绘年画博物馆。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消费。组织开展文化艺术政府奖评选,鼓励文艺创作和文创产品研发。《招聘婆婆》、《巧遇》、《守望》、《担当》等先后在国家级展演中获奖。微视频《少年中国梦》、《祖国强军我有责》等引发广泛关注。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直接推动文化消费200余万元,我县被评为首届潍坊市文化惠民消费季先进单位。每年主办各类高水平展览交流活动50余场次,其中北朝唐宋佛教与社会山东临朐白龙寺遗址考古研讨会台北书法·临朐石刻拓片联展一带一路中外(俄)文化艺术交流展等对外交流活动,有效提高了临朐文化影响力。注重发展节会经济。红叶文化节及寺头红香椿文化旅游节、山旺大樱桃节、东城桃花节、辛寨葡萄文化艺术节等镇街节会品牌效应不断放大,节会经济效益持续攀升,较好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2017年,组织5大系列300余种特色文化产品,开展了文化产品进景区活动,丰富了景区旅游经济。

六、以维护文化安全为关键点,着力抓好广电新闻出版领域监管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县文化馆在全市率先完成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为工作全面推广积累了经验。文化市场执法体制继续理顺,实行部门内统一执法。积极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为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持续抓好文化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围绕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等关键节点,全力保障播出安全,未发生播出事故。坚持依法行政,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利运行,圆满完成文化企业年度核验、审批和变更工作,年审通过率、新审批企业办结率和审批业务平台办理办理率均为100%,位居全市前列。

七、以支持文化工作创新发展为支撑点,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落实坚持把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推动文化工作任务落实和创新发展。今年,共接到县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培养工作,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建议》、《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关于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等建议6件。县文广新局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吃透建议精神,认真调研,积极对接,真正把人大代表建议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措施,确保尽快完成人大代表建议答复办理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相对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各级财力做保障,我县属于财政困难县,财政投入不足,压力较大。二是文化专业人才缺乏。基层文化单位专业人员老化现象严重,出现断档。尤其在创作、编导、表演、文物考古等方面缺口更为明显,镇街专业文化人才短缺问题更为突出。三是文化消费相对薄弱。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相对薄弱,文化产业总量小、结构不够合理,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强,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下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一六三七思路举措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四个城市建设任务要求,围绕完成市县确定的任务目标,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突出抓好县文化中心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市定重点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建设任务,实现建设达标率100%。继续巩固省定贫困村文化脱贫工作成效。进一步健全完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继续推进总分馆制建设,使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指导镇街继续开展四个一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继续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文明之夏广场文艺演出等品牌活动,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扎实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完成100处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和数字化设备升级。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临朐文化品牌。健全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打造文化服务品牌。

(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力做好国保、省保单位申报。配合开展弥河流域先秦时期聚落区域系统调查立项。积极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山旺化石展厅陈列提升改造工作。全面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不断提高文化遗产认知率。加大对《文物保护法》、《潍坊市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快历史文化展示点建设,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

(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发挥好文化艺术政府奖激励引导作用,策划创作一批精品力作,参加第十一届山东艺术节等比赛,展现小戏之乡艺术魅力和作风建设年四个城市建设成果。深入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围绕宣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干部群众干事创业主题,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合作打造三位一体濒危剧种保护模式,着重创编一部精品剧目,积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和地方戏扶持项目。

(五)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实施传统工艺走出去战略。加快骈邑古韵非遗聚集区建设,打造集非遗项目活态展示、传承传习、旅游购物为一体的非遗集聚区。推进雕塑、奇石、红木工艺、手绘年画四大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认真组织参加第二届省、市文化惠民消费季,培育消费新热点,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提高文化产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