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副县长 孙传坤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县全县抗灾救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我县遭遇强降雨天气,8月10日8时至12日6时,我县平均降雨量408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发生在九山镇曾家沟,达573.6毫米;2019年累计降水831.8毫米,较常年1—8月上旬(386.5)累计量偏多445.3毫米;较2018年1—8月上旬(555.6)累计量偏多276.2毫米。全县14处镇(街、园、区)均不同程度受灾,现将抢险救灾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受灾基本情况
初步统计,此次台风“利奇马”灾害共造成全县12.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3.2亿元。房屋方面,受灾农房676户、1616间。农业方面,受灾面积12.2万亩,成灾面积5万亩,大棚受损2000余个。全县畜牧受灾场户211个,倒塌损毁圈舍3.6万平方米、损毁养殖设备97台(套)、因灾死亡畜禽数量18.05万头(只、箱),饲草饲料损失3354吨。交通方面,损坏等级道路83条204.7公里,损坏生产道路170条、444.3公里,损毁大型桥梁6座、中型桥梁12座、小型桥梁49座、生产道路桥梁194座,造成损失5.3亿元。水利方面,264处、150公里河道不同程度受损;4座大中型水库、26座小型水库、14处小型溢流坝及弥河城区段橡胶坝和堤防护坡多处出现水毁;集中供水管道水毁11.6公里,380个自然村,23.1万人饮水受到影响。通讯方面,全县共有481处基站、171公里光缆受损,造成大面积通讯中断或收发信号不稳定,合计影响固网用户4.7万户、移网用户13.8万户。电力方面,35千伏线路停电1条、10千伏线路停电19条,水毁倒杆192基,47座配电室遭水浸泡,56台变压器损坏,涉及停电台区1112个、用户10.6万户。市政方面,12处城区道路、2万平米公园绿地、1200余棵行道树、16处供气管道、21处换热站、2座污水处理厂因灾受损。另外,48家工业企业、123所学校、3家大型景区均不同程度受损。
二、抢险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在严重的洪灾面前,全县上下把抢险救灾作为首要任务,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各部门单位及时处置,广大群众不等不靠,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一)周密部署,全力应对险情灾情。台风“利奇马”来临前后,先后下发做好当前防汛工作、关于做好第9号台风“利奇马”防御工作等通知,各级各部门单位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强化巡查监测。在台风来临前,对所有水利设施包括水库、河道、桥梁、溢洪道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所有水库塘坝,落实三级责任人,24小时现场盯守;在建工程全部停工、撤人、撤机械。按照市防办统一指挥,提前做好水库、塘坝和橡胶坝预泄行洪工作,留出了充足的防洪库容。加强对农村危房排查,引导农村群众有序转移。制定了防汛物资清单,确保紧急情况拿得出、用得上。所有县级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调度,县公安、应急、民政、水利、交通、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电力、消防、通讯等部门迅速行动、赶赴一线,各镇(街、园、区)全员上阵、分片包靠,全力应对险情灾情。
(二)不等不靠,迅速开展生产自救。灾情发生后,及时启动自然灾害一级应急响应,组建16支抢险救灾突击队,随时待命应对突发紧急情况。8月11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提出把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各方动员、全力推进。县委、县政府成立抗灾救灾指挥部,下设情况统计、应急救援及物资保障等13个工作组,分别由县级分管领导负责,全面开展抗灾救灾工作。8月12日,两办印发《全县抗灾救灾工作实施方案》,对群众生活、卫生防疫、道路交通设施恢复重建等12项重点工作,明确了牵头县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13日晚,县政府召开抗灾救灾调度会,对重点工作进一步安排部署。工作中突出“抢”字,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通水、通路、通电、通讯等工作,明确了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扎实往前推进。武警潍坊支队100多名官兵灾后第一时间赴我县开展抗灾救灾和清淤行动,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截至8月22日,共募集善款511.1万元,其中县内募集捐款464.2万元,县外募集捐款46.9万元。
(三)落实责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县宣传等部门积极做好抗灾救灾宣传引导,及时宣传市县党委、政府抗灾救灾决策部署,广泛宣传抗灾救灾中的先进典型,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和工作安排,了解全县抗灾救灾基本情况,坚定全县上下抗灾救灾的信心。动员全县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上街清理环境卫生,在全社会营造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灾救灾的氛围。组织卫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畜牧等部门全力做好卫生防疫等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疫情。发放折叠床1899张、帐篷6055顶、帐篷挂灯100个、救生衣300件、棉被4000床、矿泉水200箱,全力保障群众正常生活。县委政法委、公安、信访等部门单位,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下步,全县上下将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把抗灾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坚决打好打赢抗灾救灾这场硬仗。
一是抓好抢险除险保安全。继续把查险、防险、抢险摆在抗灾救灾工作的重要位置,对水库塘坝、道路桥梁、受损房屋、滨水河道、地质灾害等风险点,落实专人值守,持续搞好排查,强化灾情巡查监测,严防发生次生灾害。
二是扎实做好群众安置工作。建立联系受灾群众工作机制,全力抓好供水、供电、通讯、道路抢修扫尾工作,做好受损房屋的鉴定、修复、拆除和重建工作,建立各项工作台账,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认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三是全力抓好生产自救。积极做好损毁大棚、减产农田的排水排涝、修复维护和抢种补种,确保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组织县工信、应急等部门,到受灾企业指导灾后自救,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四是迅速开展灾后重建。按照受灾工程项目化管理原则,坚持分类施策、落实责任、明确时限,高标准编制重建方案和规划,着力做好受损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修复工作。严肃工程招投标等纪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各项工程明年汛期前全部投入使用。
五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对上沟通衔接,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千方百计筹集救灾资金,全力支持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科学分配救灾资金,严格根据受灾情况进行拨付,确保救灾资金用在“刀刃”上。
六是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大力宣传生动鲜活的抗灾救灾事例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感人事迹,宣传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抗灾救灾情况,进一步凝聚抗灾救灾正能量;对歪曲事实、混淆视听的媒体和个人,予以严厉打击,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是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管控,及时发现解决各类涉灾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妥善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不发生因灾上访或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