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七届 > 十七届三十九次
关于临朐县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
时间: 2021-09-07

县发改局局长 王明奋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一二五五一思路举措,聚焦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赶超主题,按照五年规划三年干,奋力干好第一年的总体要求,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全面起势、总体成势的良好局面。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综合实力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县26项经济指标中,20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项指标增幅居8县市前3位,9项指标增幅居8县市第1位,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其中,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4.3亿元,同比增长17.9%;固定资产投资104.1亿元,同比增长2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6.2%;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45.5亿元和42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2亿元,同比增长30.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2元,同比增长11.8%

(二)工业经济增势良好。全面启动工业三年倍增攻坚行动,全县297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7.4亿元,同比增长39.5%;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3%37%50.7%。一是企业质效明显提升。深入实施“1236”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其中,20家骨干财源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3.6亿元、营业收入122.1亿元、税金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3%33.8%52.3%30家重点成长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亿元、营业收入26.3亿元、税金780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0.6%48.1%29.4%3家企业营业收入过10亿元,2家企业上缴税金过亿元,26家企业纳税增幅超过100%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12家企业新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8家企业入库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高端铝加工与创新应用产业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激励名单,44家规上铝型材企业总产值、利润分别增长53.7%14.5%。三是技改投入持续加大。百企扩能行动深入实施,工业技改激励资金规模扩大20%138个技改项目实现到位资金52.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1.8%。四是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成立全市首个博士服务站,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团队)144人。15个项目列入省创新项目计划,新认定科研院所合作平台项目3个,备案省院士工作站3处,获批2021年省科学技术奖提名2项。新增上云企业25家,新建5G基站81处。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3件,新核准商标注册604件。

(三)项目支撑更加强劲。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着力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一是项目招引不断突破。全县重点在谈项目57个,新签约蓝帆高端健康防护手套、中德栋梁智能机器人等投资过亿元项目25个,项目总投资129.9亿元。其中,投资过10亿元项目3个。二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筛选确定总投资679亿元的107个县级重点项目,落实服务专员,加强包靠服务,推进项目建设。高铁轨道板智能工厂等103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有效投资118亿元。三是项目争取全面突破。年产15万台铝合金轻量化汽车厢体等10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管理项目,潍坊抽水蓄能电站等12个项目入选市重大重点项目。债券总需求额度102.2亿元的50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审核,下达额度17亿元,居全市第1位。四是项目要素保障到位。加快处置批而未供、低效闲置土地,解决企业项目用地3614亩。持续加大银企对接力度,为重点企业和项目授信210.8亿元,发放贷款54.7亿元。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问题,输送企业用工1.15万人。

(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统领,着力提高农业质效,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完成夏粮播种10.7万亩,播种夏玉米24.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5137亩,更新改造果园4.6万亩,实现肉蛋奶总产13.3万吨。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3家。临朐大樱桃·首朐一指品牌入围2021年度中国最受欢迎樱桃区域公用品牌20强。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成功争取国家级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省级粮食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县。二是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乡村绿化3万亩,开工建设农村公路路网提档升级和延伸工程93.2公里、危桥改造15座,完成99个村、2.4万户村级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回头看,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9个、县级美丽乡村100个,美丽庭院达到2.78万户。改造提升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0处,新建辛中村、寺头村等乡村记忆博物馆6处。三是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全覆盖落实各项保障政策,有效确保7835户、16093人享受脱贫政策群众不返贫。统筹推进扶贫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先后落实各级财政衔接资金5046.6万元。

(五)服务业发展扩量提质。统筹推进文旅、商贸、电商、现代金融、房地产等产业发展,服务业新经济增长点持续涌现。一是文旅融合不断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红哨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运营,县委旧址、淌水崖水库纪念馆入选省红色研学基地,249个村庄完成网红打卡处建设,9村入选省景区化村庄。石门坊景区改造提升等文旅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实现旅游总收入38.1亿元,增长54.3%。二是商贸业不断上档升级。万达广场、华建大酒店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佳乐家、全福元等重点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县限额以上贸易业销售额22.7亿元,同比增长54.6%。举办各类线上线下节会活动50余项,第12届家居门窗博览会、大樱桃节暨首届山珍优品博览会等重要节会成功举行。三是电商赋能创新发展。实施个十百千工程,组建网红志愿服务队,新建镇级直播基地6处,新增网红品牌55个,培训直播带货达人560人,全县实现网络零售额22.3亿元,同比增长11%。成功创建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四是现代金融加快发展。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新引进设立东营银行、齐鲁银行分支机构。全县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达到65.9%,较年初增加2.8个百分点。五是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新开工房地产开发面积32.9万平方米,销售新建商品房50.2万平方米。

(六)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启动城市建设六大行动,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城市更加宜居宜业。一是城市布局更加合理。滨河新区、海岳新区等8大片区组团式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新规划金地城、弥水明著等高端住宅项目。棚改旧改扎实推进,1.3万套安置楼完成主体封顶,33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顺利推进。二是城市发展框架不断拉大。启动南部新城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南二环、大南环、骈邑路南延等大通道,扎实推进沂山路、民主路、朐阳路等7条梗阻路打通工程,有序推进海岳新区路网完善及粟山大桥工程建设,顺利实施12条道路维修罩油工程,新增供水、供气管网31公里,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三是城市容貌更加靓丽。组织实施“增绿提质、增花添彩”专项行动,建设提升口袋公园、节点绿地22处,实施兴隆路、骈邑路等城区道路绿化品质提升工程,全面完成营龙路等12条新建道路绿化,新增绿化面积59.8万平方米。四是城市管理更加规范。组织开展洗城净街,创新推行非接触式执法,专项整治市容市貌、户外广告,门前五包有效落实,大力推进公共场所限时免费停车。先后取缔占道经营、乱摆乱放8500余处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70余处,开放免费停车位4.75万个。

(七)改革开放活力不断释放。统筹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营商环境优化等各项工作,起势突破、奋力赶超的动力支持更加鲜明。一是重点改革不断深化。获批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等省级以上改革试点示范9个,政务一窗受理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入选全市20个重点改革试点项目,各领域改革成效显著。二是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外资争取成效显著,新签约外资项目2个,实际到账外资1.32亿美元,同比增长8861.2%,完成年度目标的239.7%。国际市场不断拓展,实现进出口总额26.7亿元,同比增长64.3%,成功入选全国5家、山东省唯一一家复合材料出口基地。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企业成效显著,落实1049名干部包靠1165家企业、107个重点项目,先后为企解决问题914个。全面压缩审批时限,平均压缩61%。创新实施“一体化”审批服务机制,组建帮办代办队伍,为全县107个重点项目代办帮办审批手续132件。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上半年,完成民生事业支出2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7%,年初确定的12件民生实事全面推进。一是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6月底累计接种96.3万剂次,接种率79.5%。二是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提升,31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新时代实验学校一期建成即将投用。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县人民医院二期、城关街道卫生院等医疗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新规划建设海浮山医院、辛寨中心卫生院等县域医疗次中心。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举办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暨第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组织一村一年一场戏暨戏曲进乡村(社区)活动80余场。县为民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新增企业参保职工5836人,拨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0.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38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三是全力守好发展底线。全力做好环保工作,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3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3万余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县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93%。不断深化平安临朐、法治临朐建设,努力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上半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要素约束更加趋紧。上半年,土地、资金、人才、能耗等要素保障持续加力,但指标收紧、短缺等问题依然一定程度上影响新上及扩能项目建设进度。二是企业运营成本持续攀升。受大宗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海外物流成本明显加大、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冲击影响较为明显。三是底线安全压力依然较大。保督查、安全生产、社会舆情等方面形势严峻,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力较大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及措施

(一)狠抓动能转换,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集聚要素,培强工业经济。全力推进工业三年倍增攻坚行动,深入实施“1236”工程,扎实推进百企扩能行动,加强两群企业培育,确保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增长10%以上,年内完成工业技改及新上项目投入70亿元以上,建成一批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二是精准服务,夯实项目支撑。切实加大项目协调服务推进力度,全力保障10个省级管理项目、12个市重点和107个县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聚焦重点在谈项目,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加快新招引一批投资过亿元项目。三是统筹发力,提升服务业档次。大力开展促消费活动,加快推进商贸流通重点项目建设,扩大商贸流通规模。加快推进直播带货个十百千工程,加强电商企业培育,力争实现网络零售额45亿元。以九山薰衣草小镇项目等重点项目为引领,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四是全力拓展,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培育蓝帆健康科技等重点骨干企业,积极争创中国精细化工出口基地(山东临朐),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加大利用外资项目招引,全面稳定外资外贸发展局势。

(二)狠抓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持续优化农业结构。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加快两村两园两主体建设,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规范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园和科技示范园。实施农企百强扶持计划,开展农产品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年内销售过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5家以上,三品一标产品达到100个。二是培强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大樱桃、桃、奶牛、种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全力扩大果品更新发展和设施农业面积,积极推动种业创新,加快建设现代种业示范基地和省级创新平台。三是加快推进科技兴农。完善壮大全县农村乡土专家服务队伍,构建县镇村三级配合的专家服务体系。推进农业技改,加快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广新技术,实施水肥一体化整县推进行动,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四是统筹改善人居环境。聚焦生态宜居,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加快推进美丽庭院建设,不断改善村居环境。加快推进村级供水管网改造提升,着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快建设农田水利重点工程,努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三)狠抓民本民生,全面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突出抓好济潍高速临朐段建设,加快九铜路、城冶路、南二环西延、大南环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通沂山路、黄龙路等城区梗阻路,持续完善海岳新区路网。扎实做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章,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提升城市魅力。二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完善提升农家书屋、综合文化站,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高群众文体生活满意度。持续优化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31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东院二期、康德护理院医疗养老综合楼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着力提升医共体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全面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稳定就业形势,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切实守牢安全底线。坚守疫情防控底线,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狠抓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风险排查,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持续加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热线办理水平,积极化解信访矛盾,突出抓好舆情监测,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非法集资行为,统筹做好平安临朐、法治临朐建设各项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助推秀美文明活力幸福临朐建设!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