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七届 > 十七届三十九次
关于全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
时间: 2021-09-07

 县卫健局局长 李法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向会议报告全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县卫健局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持续提升医疗卫生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态势良好,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工作进展情况及成效

(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一是建设专科名医。提升国家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县域癌症中心等专科建设,引进青大医疗集团张晓春教授肿瘤名医工作室4个名医工作室,打造冶源、辛寨2处县域医疗次中心,九山脑血管病科等4处专科被评为市级特色专科,寺头等6处卫生院创建为一级甲等医院,蒋峪等15处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标准。扎实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广卧龙先进经验,打造“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机构9处,“深化‘两院一体’创新做法”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医养结合典型案例。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印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管理暂行规定》,创新县管镇用人才机制,柔性引进B类人才等11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合作共建互联网云诊室,邀请天津医科大学总院专家来我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临朐光明行”公益活动,成功举办19名山东籍上海专家临朐义诊活动,县精神病医院与省精神卫生中心签订人才合作协议,沟通联系临朐籍知名专家200余人,实施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三年培训计划和千名村医进课堂。三是提升医共体服务效能。建成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的两个医共体,整合县镇医疗资源,推进医共体向民营医院、村级延伸,完善六大中心功能,临朐县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打造县域医共体样板经验做法被《山东改革》刊发。启动千名医护下基层、对口帮扶和轮岗派遣活动,推进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四是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开展村卫生室(诊所)提升达标行动,对717处村卫生室和90处个体诊所逐一达标提升。目前已完成532处,其中建成县级及以上示范标准卫生室112处;对1278名乡村医生开展3轮培训。

(二)提升群众基本医疗满意度。一是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免费疫苗、两癌筛查等民生实事,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1637万元,免费救治10353人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减免、垫付享受政策人口医疗费用357.5万元。二是开展卫健系统基层大走访活动。实行县、镇、村三级专家团队联系包靠,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点对点的医疗服务,现已走访群众28.3万人。三是深入实施强管理、提技能、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实行医德医风一月一督查,完善门诊、检查、专家等分时段预约,增设充电宝、轮椅等便民设施,免费开放1908个限时停车位,持续改善医院就医环境。四是推行网上公共卫生服务。在临朐卫生健康微信公众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方便群众线上查阅门诊、住院、查体结果等。

(三)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严格院感防控。在卫生院设置16处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在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设置807处预检分诊点,严格预检分诊、首诊负责和发热患者闭环管理,发放疫情防控明白纸等20余万份,开展院感督查11轮、培训演练32次,行政处罚42家、停业整顿11家医疗机构。二是严格重点人群管控。在3个高速路口、汽车站、潍坊驻点站每天轮流派驻10名医护人员,在2处集中隔离点配备20名医护人员,守牢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今年以来,集中隔离境外来临、重点地区来临、密接等人员974名,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加强核酸检测人员培训、质控督导,严格进口冷链食品等核酸检测,免费核酸检测重点行业人员、住院患者及陪护等37.5万人次。三是推进新冠疫苗接种。设置38处集中接种点、23处学校临时接种点,组建61支流动队,配备电脑、冰箱、遮阳伞等物资和心电图机、氧气筒等急救设备,严格接种点四有标准,班子成员、机关干部驻点包靠,1600名医务人员昼夜奋战,截至823日,累计接种12周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119.65万剂次。

二、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政府投入不足。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卫生院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医疗设备及房屋建设应由各级财政解决。2018-2020三年全县卫健系统项目建设和设备购置,各级财政仅投入0.65亿元,医院自筹资金6.25亿元。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2019年,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 县财政局负责落实镇街卫生院一类保障、二类管理的薪酬制度,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力争3年内补齐全县公立医院空编等,这些政策目前还未落实到位。三是基本药物补助不足。2011年以来,各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核定财政补助为每年2500万元。2013年,我县从2500万元基本药物补助中拿出1300万元,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实际用于基本药物补助金额仅为1200万元,与周边县市区差距较大。近年来,随着医保总额控费、人员工资标准逐年提高、一次性耗材加成取消等因素影响,当时核定的补助金额与目前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二)基层卫生院发展压力大。一是人才紧缺。卫生院仅有研究生5人、高级职称95人,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卫生院工资待遇低、吸引力不强,人才招引难、留不住,2017年以来共招聘人员385名,现已离职105人。卫生院核定编制988名,现有725名(其中50岁以上152人),空编率较高,人员配备不能满足业务需求。二是服务能力不强。各卫生院学科带头人、专科名医不突出,群众不认可。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与群众解释沟通、回访不到位,群众不满意。三是资金周转困难。2020年,卫生院总收入为3.01亿元,业务纯收入1.2亿元,总支出约1.8亿元(其中工资支出约1.5亿元,设备购置1247万元,基本建设1893万元),亏损6000万元,目前全县三分之一的卫生院档案工资不能足额发放。截至目前,各镇街卫生院仅基本药物款一项,就欠省平台基本药物款4210万元,欠农村商业银行贷款5000万,欠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借款1020万元,卫生院运营形势不容乐观。

(三)村卫生室建设滞后。一是硬件建设不足。全县717处村卫生室,仅有138处使用村集体房屋,122处租赁房屋,457处使用村医个人房屋,办公用品、医疗设备配置不足,看病就医环境简陋。二是乡村医生年龄老化。全县在岗乡村医生1282人,其中50岁以上有517人,40-50岁有569人,30-40岁有196人,乡医队伍断层严重,存在较大医疗隐患。三是乡村医生工资待遇低。365处中心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每年享受6000元基本药物补助,352处一般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没有基本药物补助,且村卫生室水电暖网等日常开支(每年约7000元)数额较大,村医收入低、积极性不高。

三、下步工作重点

(一)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大与科研院所、名医名校合作,全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基层带教、教学查房、远程会诊等形式,提高我县医疗技术水平。扎实推进县管镇用等人才引进,深入推进技术帮扶型、合作共建型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人才资源下沉基层。提升县域医共体服务质效,大力建设辛寨、冶源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可享受到县级医疗服务。实施镇街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三年培训计划,分批次组织505名医生、521名护士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扎实推进千名乡医进课堂等培训活动,提升基层诊疗水平。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建设,拓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服务模式,满足老年群体养老需求。加快推进村卫生室(诊所)提升达标活动,新建30处县级以上示范标准卫生室,改善基层就医环境。

(二)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将群众满意度提升纳入《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月总结、季点评、年考核工作机制,与干部使用、评先评优挂钩。深入推进强管理、提技能、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实行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工作纪律等一月一督查,切实转变服务理念,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深入开展卫健系统基层大走访活动,为群众提供点对点、个性化诊疗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免费疫苗、两癌筛查等民生实事。

(三)切实守牢疫情防控底线。加强发热门诊、卫生室、诊所等重点岗位监测,加大对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严格预检分诊、首诊负责、院感巡查和发热患者闭环管理,坚决守牢院感防控底线。稳妥有序推进全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严格三查七对一验证等制度,严格接种点四有标准,完善应急处置预案,高标准完成疫苗接种任务。优化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服务流程,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全力推进应检尽检,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疫情处置能力。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