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七届 > 十七届三十九次
关于全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时间: 2021-09-07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8月上旬,县人大教科文卫委组织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听取了县卫健局工作情况汇报,到部分镇街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了实地察看,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和卫健系统以持续提升医疗卫生“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开展“医院管理提升年”活动为主线,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一)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一是加强专科建设。明确镇街卫生院专科名医发展方向,通过引进、培养、联合等途径加强名医工作室和特色专科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吸引力。积极推进镇街卫生院提档升级,6处卫生院成功创建为一甲医院,15处分别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基本标准,3处分别启动二甲、二乙和一甲医院创建。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印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管理暂行规定》,制定基层急需紧缺专业目录,开通职称评聘绿色通道,创新“县管镇用”人才机制,全力招引专业技术人才。深入推进技术帮扶型、合作共建型医联体建设,与全国和省内知名医院合作共建互联网云诊室。沟通联系临朐籍知名专家200余人,重点培养县镇两级优秀人才286人,实施镇街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三年培训和“千名村医进课堂”计划。三是提升医共体服务效能。将全县镇街卫生院分别纳入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的两个医共体,在全市率先实现医共体镇街卫生院全覆盖,并向民营医院、村卫生室延伸,经验做法被《山东改革》刊发。启动千名医护下基层、对口帮扶和轮岗派遣活动,推进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四是加强村卫生室建设。717处村卫生室和90处个体诊所逐一达标提升,532处完成达标提升,建成县级及以上示范标准卫生室112处,对1278名乡村医生开展3轮培训。

(二)大力发展基层中医药和医养健康产业。一是振兴中医药事业。制定《临朐县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意见》,推动中医医共体向镇村医疗机构延伸,15处卫生院被评为省、市级中医特色卫生院,15处村卫生室被评为市级中医药特色卫生室。二是做强医养结合事业。创新“两院一体”运营模式,持续加强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县镇两级建成医养结合机构9家、医养结合床位1500张,3个医养结合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我县成功创建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卧龙分院被评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 4个镇街被评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镇街。

(三)提高群众基本医疗满意度。在基层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扎实推进免费疫苗、两癌筛查、减免垫付享受政策人口医疗费用等民生实事。开展卫健系统基层“大走访”,实行县镇村三级联系包靠,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点对点医疗服务,现已走访群众28.3万人。深入实施“强管理、提技能、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完善门诊、检查、专家等分时段预约,增设便民设施和服务举措,持续改善就医环境。推行优质公共卫生服务,在微信公众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方便群众线上查阅门诊、住院、查体结果等。

(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严格院感防控。各镇街卫生院设置2处发热门诊和14处哨点诊室,在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设置807处预检分诊点,全力加强重点岗位监测,严格预检分诊、首诊负责和发热患者闭环管理。二是严格重点人群管控。今年以来,集中隔离境外、重点地区来临、密接等人员974名,免费核酸检测重点行业人员、住院患者及陪护等39.3万人次,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三是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建成公共卫生应急储备库,储备30万人份核酸检测物资,各医疗机构储备30天以上防疫物资。培训医护人员2100名,组建千人核酸采样队伍,开展流调、全员检测等实战演练8次。四是推进新冠疫苗接种。设置38处集中接种点、23处学校临时接种点,组建61支流动队,配备医务人员1600名,截至8月上旬,累计接种113.33万剂次,51.46万人完成全流程接种,适龄学生接种2.1万剂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医疗人才紧缺。镇街卫生院班子老化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卫生院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困境,能独挡一面的年轻干部、可用人才紧缺。卫生院工资待遇低、吸引力不强,人才招引难、留不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全县卫生院仅有研究生5人、高级职称95人,近年来招聘的385名事业编、备案制人员离职已近百人。镇街卫生院空编四分之一还多,人员配备明显不能满足业务需求。乡村医生队伍年龄老化,断层严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愿意下乡,近10年无人员补充,后备人才青黄不接。

二是医疗服务能力不强。1)技术水平不高。近年来,各卫生院技术人员短缺,学科带头人、专科名医不突出,专业不精,特色不强,群众不认可,导致我县外流病人较多,医保资金外流,影响了医院发展。2)服务态度差。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态度冷淡、不热情,院内监督机制不健全,与群众解释沟通、回访不到位,群众不满意。3)医院管理薄弱。部分医院管理松散、纪律规定执行不严,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等不合理,导致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散漫。

三是政府投入不足。目前镇街卫生院运营状况基本是自收自支,既要承担发展所需的建设、设备购置费用,还要保障人员工资费用,政府拨款占医院支出比重较低甚至没有。近三年卫健系统项目建设和设备购置投入近7亿元,各级财政投入不足十分之一,其余均为医院自筹。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各镇街卫生院投入大量人力、精力、财力用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业务收入明显下降,资金周转困难,运营形势不容乐观。2020年当年亏损6000万元,截至今年6月底,拖欠省平台基本药物款5000万元,三分之一卫生院的人员档案工资不能足额发放,我县镇街卫生院基本药物补助部分资金用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一直没有回拨补充。近年来,受医保总额控费、人员工资逐年提高、耗材加成取消等因素影响,当时核定的补助金额与现实需求差距较大。乡村医生主要收入是基本药物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诊疗费收入较少,水电暖网等日常开支数额较大,卫生室运转困难,村医收入低、积极性不高。

四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制定的“落实镇街卫生院一类保障、二类管理的薪酬制度,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3年内补齐全县公立医院空编”等政策目前还未落实到位。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水平较低,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发放不及时。村卫生室所有制性质不明晰、举办形式不统一,硬件建设滞后。全县717处村卫生室,579处租赁房屋或使用村医个人房屋,352处不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管理难度增加,医疗水平和保障能力提升缓慢。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以年轻、专业化干部为重点,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合理配置镇街卫生院班子队伍。落实镇街卫生院满工作年限晋升职称政策,在基层设置正高级职称,让镇街人员晋级有盼头,真正留得住人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用活用好招聘政策,全力招引基层紧缺人才。积极探索送考上门、一站式录用工作模式,创新“县管镇用”模式,引进更多人才。按照上级要求落实镇街卫生院空编补齐措施。

二是加强医院管理。各镇街卫生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外合作,着力打造专科名医。邀请名医专家“线上坐诊”,通过互联网云诊室为群众提供优质诊疗服务。全面开展“强管理、提技能、转作风、树形象”和思想作风整顿等活动,加强干部作风和医德医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卫生健康“大走访”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院特色品牌、健康知识等医疗服务信息。加强医院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医院绩效考核机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要明确政府办医责任,对镇街卫生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落实财政保障,落实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政策;对镇街卫生院在编人员落实基本工资等经费保障,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史债务。采取分步实施办法,在恢复基本药物补助原定额度的基础上,逐年调整增加。

四是加大政策保障。开展“镇(街)聘村用”服务模式试点,由镇街卫生院派人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落实工资保险待遇,实行基本公共卫生社会化服务。全面开展村卫生室提升达标行动,县镇财政落实运行经费,对房屋建设和设备购置进行适当补助;要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与村办公服务场所等同步建设,严格审批标准,严把卫生室准入门槛,优化资源配置,杜绝无序竞争。县内所有通过提升达标验收的卫生室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开通医保报销,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解决所有在岗乡村医生基本药物补助和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问题。加强乡村医生的教育培训、定期考核,提升服务能力。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