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计划安排,8月中旬,县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对全县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听取了县民政局、卫健局工作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辛寨区域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敬老院项目建设情况,到临朐景福养老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了养老企业运营情况,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截止2020年11月1日,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约19.39万人,占总人口的24.04%。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立足职能定位、积极主动作为,在抓好政策支持、设施配建、安全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养老服务更加优质多样、更加贴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组织领导有力。发展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必由之路。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着眼于养老产业的长远发展,建立了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将养老产业发展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推进。为给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编制了全市第一个县级专项产业规划《临朐县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并适时启动了全县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动了全县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工作推进扎实。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支持。县政府及职能部门深入研究上级养老相关政策,加大对上争取资金力度,工作成效比较明显。迄今先后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800万元,省级资金补助418.32万元,省级养老土地指标203.25亩,并从福彩公益金地方留成中拿出492.9万元用于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多方筹措基金,完成了9处敬老院的高标准改造提升,改善了生活居住条件,提升了入住老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积极整合盘活现有资源,建成了2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51处农村幸福院,推动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持续改善。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并与市级对接,创新实行“线上+线下”服务,使得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更加便捷。
(三)产业特色鲜明。养老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县政府及职能部门立足临朐实际,勇于先行先试,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以县社会福利中心为依托,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用途不改变的前提下,大胆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运营管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狠抓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医养结合模式,成功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县”,四个镇街获评“全省医养结合示范镇街”,临朐景福养老有限公司被授予“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和“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此外,在脱贫攻坚战中,还积极探索实行集中供养特困老人社会托管模式,此举不仅解决了基层敬老院无法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登记的难题,还有效提升了特困老人的养老待遇,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安全监管高效。严守安全底线,是养老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将抓好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上,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排查整治活动,指导养老机构制定应急预案并经常组织演练;不定期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对各养老机构安全生产检查督导,对安全生产隐患较大且整改不到位的,在妥善安置老人的基础上,依法进行关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养老机构作为人员密集场所,防控任务十分繁重。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指导养老机构执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全面落实省市县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全力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切实保障了入住老人安全,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积极力量。立足于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定期举办养老机构业务培训班和安全生产知识讲座,提升了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全县养老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新型养老服务理念宣传不到位,社会认知程度较低。目前,我县养老服务机构入住大部分是孤老优抚人员、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全县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仅有少数老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或工作繁忙难以照料其日常生活,才有选择机构养老的愿望。就子女而言,送老人去养老机构养老会“没面子”,有违传统孝道,到机构养老的意愿不强;有的老人有到养老机构养老的意愿,但受亲人特别是子女阻拦未能如愿。
(二)有效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一方面,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和床位闲置现象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的机构较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难以满足。此外,受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等因素影响,社会资本参与度较低,产业化进程不快。
(三)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滞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新增服务项目场所难以落实;部分社区养老服务站由于场地所限,服务功能单一,只能提供就餐、娱乐休闲等最基本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日托、医疗、康复护理等养老需求。
(四)人才保障依然薄弱。一线护理人员紧缺、专业知识较少、年纪偏大且缺乏稳定性;志愿服务仍处于分散性、碎片化、阶段性状态,长期可持续热心养老服务志愿者偏少,无法对一线护理人员形成重要补充。
三、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养老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县政府及职能部门要正确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充分发挥好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养老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推动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确保提供的服务更加符合全县老年人的需求。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研究相关政策,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加大政策和资金争取力度,不断增强养老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注重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宣传活动,既要加大政策文件精神的普及力度,打通养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又要宣传我县养老设施建设、特色养老服务及养老新理念,引导全社会认识、支持、参与养老产业发展。
(二)要坚持统筹规划,大力推动养老产业深入发展。要坚持规划先行,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和临朐实际,聘请专家高质量、高标准编制全县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指明方向。要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抓好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社区管理服务设施工作,对配建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到位,为社区养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要全面实行集中供养特困老人社会托管模式,解决特困老人养老的后顾之忧,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依托我县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的优势,积极培育和引进高品质、有实力的养老机构,吸引更多外地老人来我县养老,力争把我县打造成为面向潍坊乃至全省的养老产业基地。
(三)要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养老产业发展基础。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统筹用好专项资金、福彩公益金地方留成部分及相应配套资金,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度,补齐短板,切实解决养老床位不足的问题。要落实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财政资金奖补政策及税费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机构开展业务,发展壮大。要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鼓励兴办护理型养老机构,推进医疗管理和养老管理的深度融合。要通过政府政策支持或向社会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其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投资兴建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四)要强化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及培训计划,开展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在职技能提升培训,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且热爱养老产业的从业人员队伍,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要继续打造完善智慧养老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县域内服务资源,实现多方资源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真正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周到、高效的养老服务。要壮大志愿队伍,建立志愿者人才库,加强志愿者专业培训,逐步实现养老志愿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弥补养老产业发展的人力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