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七届 > 十七届十一次
关于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 2018-04-25

为进一步促进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3旬,县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对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听取了县科技局的汇报,到鹤来生物、明硕新能源、恒彩数码、宝龙达实业、东临新材料等企业进行了实地查看,然后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政府及科技部门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政策环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不断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健康稳步发展

(一)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环境得到新改善为鼓励和扶持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全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对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从税收、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速度取得新突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比2012年增加8家2017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7.25%比重列全市第一位2012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6.88%,比重列全市第三位。

(三)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发能力有了新提高我县建成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处,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院士工作站、综合院士工作站各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处,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2家、工程研究中心41家, 备案市级众创空间2家,与高校共建研究所7家,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2017年,获批立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3项,争取研发经费600多万元。

(四)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取得新成效注重实施知识产权带动战略,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2017年申请专利776件,授权355件,获潍坊市第二届专利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了产业发展、产品开发和企业创新。目前,共有53家企业与37家高校院、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建立各类研发机构、中试、实验基地30多处,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70项,引进与联合研发新产品100多项,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支撑不断加强。近两年,先后有4人入选国家科技部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入选鸢都产业领军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县高新技术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先进地相比,无论总量还是发展质量,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发展中还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政府对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引导能力相对较弱,公共财政对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创新舆论环境不够宽松,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投入创新的机制、体制还不健全。部分企业负责人创新意识不强,扩大规模和提高产量轻技术和产品创新,同时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需要高额投资、且研发周期长,影响了企业科研开发投入的积极性。

(二)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力不强我县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小,缺少优势企业,特别是缺乏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规模大、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大项目偏少,企业产品类型单一,多数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项目,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产业的带动辐射能力差。

(三)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我县科技创新平台较少,且建设档次不高,研发能力和技术攻关水平较低。多数企业的研发中心设备简陋,无法从事高层次技术研究。在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企业中,只有华特磁电恒彩数码、宝龙达实业等少数企业合作院所层次高,技术含量高,合作领域宽,合作相对稳固,其他多数企业合作层次低,形式单一,不稳定、不持久,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较少。

(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性人才短缺。现有高科技研发队伍,无论从水平和数量上,与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人才总量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和领军人才短缺。多数已引进的科研人才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现有的研发中心利用率较低,对企业的贡献不高。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工人严重短缺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另外居住、子女入学、医疗等整体生活环境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人才生活的需要,造成“人才引进难,引进留住难”的现象。

三、对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结合全县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加快新兴产业培育。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精研国家产业政策,紧紧抓住我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契机,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政策支持力度,促其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要立足现有优势,重点选择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加大引导培育力度,鼓励支持发展,培育创新龙头企业要加快化工产业园的申报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做强做优优势产业集群。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我县文化生态优势产业发展机遇,发展培育新业态。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医养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落户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项目。

第二,要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做好公共服务工作,建立企业亟需的技术研发、技术转让、产业信息、政策咨询等方面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知识产权交易和创业服务中心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要尽快研究出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全县统筹、合理布局,并促进现有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要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有序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指导和管理,不断提高水平与档次,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要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加大招院引所工作力度,推进高校科研成果与我县产业融合发展要继续为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牵线搭桥,组织龙头骨干企业与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合作,促进知识与资本、技术与产业、市场的高效对接、深度合作。要继续深化对接中科院、省农科院、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工作,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借智发展,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要指导支持企业促进研发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四,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快编制人才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计划,切实把人才工作提到第一资源的地位,加快构建育才、引才、用才、留才一体化新格局。要把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特别是行业领军人才作为人才引进的重点,研究制定更具开放性、灵活性和竞争力的政策,优化人才服务机制和流程,逐步提高科技人才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加快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科技创新团队。引导企业积极聘用一批掌握前沿技术,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切实提高全县高新技术水平。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教育培训力度,积极为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养实用性人才。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建设高端人才聚居区,实现人才资源共享,落实高端人才在我县生活、旅游、就医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优待政策,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