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2023年6月29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临朐分局局长 曾庆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请予审议。
今年我县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目标,2022年,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居住环境群众满意度位列全市第二、全省第八名,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为优秀等次,位列全市第一,生态环境指数(EQI)全市第一、全省第十二,生态质量类型为二类,我县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生态环境局临朐分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
一、2022年度生态环境状况
(一)环境空气状况。全县空气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4%,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综合指数3.95,同比改善6.4%,优良天数290天,同比增加19天,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年空气质量改善考核列全市第一名。
(二)水环境状况。省控弥河小河圈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市控五井石河、龙岗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达标率100%,考核断面水质指数列全市第一名。全年水环境质量考核列全市第一名。
(三)土壤环境状况。强化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完成光银石化、劳动服务公司地块评审并移出疑似污染地块名录,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四)核与辐射安全状况。全县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辐射安全事故,全县辐射环境质量和环境水平总体良好。
(五)环境风险状况。全县环境安全形势趋于稳定,2022年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
2022年市级下达的5项考核指标全面完成。其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年度目标多40天,PM2.5浓度较年度目标低10微克/立方米;西城热电公司全面完成部碳排放核查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完成碳排放数据核算及存证工作;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减排均完成市级下达的年度目标;生态质量指数(EQI)稳居全市第一;小河圈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III类;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55.32%,超过目标3.3个百分点。
(一)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有力推进。
一是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完成了2022年1月30日至3月13日、10月1日至10月30日重点时段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及20余次污染过程协商减排工作。市级下达11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按时限要求全部完成。印发《临朐县产业集群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升工作方案》,高质量完成铝型材、钢结构、密封胶、印刷等行业200余家企业产业集群综合整治,全面消除了走航监测高值点。完成31家加油站油气回收监督性监测。修订完成2022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组织指导1150余家涉气企业“一企一策”编制。山水水泥粉磨站、高速铁建成功创建绩效引领性企业,华建二分厂、广华一分厂成功创建绩效分级B级企业。指导西城热电完成2019年、2020年、2021年国家和省碳排放核查反馈7个问题整改并销号,做好2022年数据信息化存证工作。制订并发布了《临朐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淘汰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107台,发放奖补资金43.6万元。安装国二及以上非道路移动机械定位终端400台,累计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4950辆。
二是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扎实开展水源地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对冶源水库、沂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进行排查整治,关停沂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饭店2家。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完成清源、荣怀、浩源、汇众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准Ⅳ类提标改造和辛寨污水处理厂2万吨/天扩建工程,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扎实开展河流巡查行动,出动549人次,巡查河流15条,巡河里程达到279.4公里,整改水质隐患5处,有效保障了河流水质安全。创新实施涉水企业污水处理三方托管运作模式,确保企业废水达标排放。加快推进县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改造16.7公里,进一步减少了雨季污水溢流对河流断面造成的影响。加密河流水质监测频次。每周对省控、市控断面进行监测,同时,在抓好干流水质的基础上,按照“控支保干”的原则,增设营子河、卜家小河、黄龙沟、长青河4处县控断面,每周对水质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启动溯源机制,消除隐患。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销号。对全县165个入河排污口建立台账,分类制定整治方案,取缔8处生活污水直排口,规范整治157处入河排污口并全部完成销号。对所有入河排污口逐一明确县级包靠领导,定期进行巡查,确保全部达到整治标准,不出现反弹现象。
三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规范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从严把控报告质量,严格现场踏勘,严厉查处违规开发利用行为,完成光银石化、劳动服务公司地块评审并移出疑似污染地块名录,评审用途变更地块24个,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强化4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开展送法入企宣传,督促其严格落实隐患排查、自行检测等法定义务。
四是强化固废危废环境监管。扎实开展危固废排查整治,建立危废重点监管企业清单,部署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及回头看,实现对516个危废重点场所的党建网格常态化巡查,对废弃危化品、危废经营单位环境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整治,开展铝型材、密封胶等产业集群124家企业危废摸底调查,完成6家企业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并联网,召开危废规范化管理现场交流会,强化警示教育,全县纳入规范化环境管理考核评估的326家单位全部为达标等次,达标率100%。集中隔离场所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100%安全处置。
五是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印发《临朐县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成立督导组,全力推进治理工程建设,累计完成18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印发《临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暂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回头看”,保障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上报《临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4年)》,由省生态环境厅推荐至中央项目库。完成《临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2019-2025年)》修订。完成《临朐县“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组织各镇(街、园、区)强化秸秆禁烧管控,未发生烧荒事件。
六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开展“绿盾2022”专项行动,印发《临朐县“绿盾2022”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各类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和监督责任,山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2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完成《临朐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并由县政府颁布实施。完成省厅下发的4家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
(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始终保持执法从严的高压态势,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守牢对违法企业绝不手软,守法企业无事不扰的原则,结合临朐实际,统筹优势力量持续在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上下功夫。按照“找问题、堵漏洞、抓整改”的要求,深入挖掘隐藏的环境违法问题,依法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022年,查处违法行为51起,罚款金额533.53万元。
二是主动担当作为,对排污企业的违法行为“零容忍”。紧盯异味、加油站油气回收、VOCs治理等重点,严肃查处未批先建、无证排污、不符合规划环评要求、不符合产业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共检查排污单位1140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300余人次。
三是重视群众信访,主动靠前解决问题。秉承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的理念,狠抓环境信访工作不放松,对查出的问题,依法严肃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信访案件的发生。2022年查处信访867起,均做到投诉查处率、结案率、满意率三个100%。
(三)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深入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三年行动。工业、医疗等领域46家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全部纳入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对4家放射源使用单位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省厅联网,确保放射源辐射工作场所安全运行。修订临朐县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完成年度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准备与保障能力建设持续加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城区及周边施工工地较多,有的工地“六个百分百”落实不到位,道路积尘较重,环境空气PM10浓度偏高。三是畜禽养殖污染信访量大,养鱼尾水治理整改不到位,农药化肥使用量较大,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弥河冶源段和龙岗河总氮浓度偏高。
四、下步工作措施
(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进一步提高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水平,充分利用在线监控、智慧用电、走航监测、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加强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监管,倒逼企业治理设施提标改造,保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大铝型材、密封胶、钢结构、印刷等涉VOCs行业企业监管力度,巩固产业集群综合整治成果,有效遏制臭氧污染。按期按质完成雷奥新能源、山水水泥、胜潍特种水泥超低排放改造,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新创建一批绩效评价A/B级和引领性企业,严格落实差异化管控措施,有效应对污染天气。加大建筑、市政、道路、水利等各类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监管,切实降低扬尘污染。
(二)持续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筑牢生态屏障。完成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以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核心,对标找差、自我提升,创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强涉水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监管,严厉打击偷排偷倒等违法行为,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加大河流巡查力度,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组织整改,确保河流水质安全。持续加大生态补水力度,改善弥河水质。按照“控支保干”的原则,加强五井石河和龙岗河管控,确保2个市控断面稳定达标。
(三)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科技创新。积极参与生态环境领域合作。继续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增强全县生态环保意识。制定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市级下达的7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和3个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回头看”,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网格化监管,强化督导检查,保障正常运行。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项目,力争入选中央、省项目库,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充分发挥高空瞭望作用,发现火点及时处理,确保不出现烧荒现象。
(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持续强化对全县放射源、Ⅱ类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的辐射环境监管。强化核与辐射监测和应急准备,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五)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抓好危废重点场所常态化巡查,严防非法倾倒、填埋、处置危废事件发生。持续开展危废排查整治,强化危废经营单位环境安全风险整治,筑牢危废环境安全防线。
2023年,我县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推动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