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体育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2023年8月21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魏长金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县体育事业发展情况,请予以审议。
近年来,临朐县体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力度补短板,创新实干促升级,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富强生态幸福临朐建设贡献了体育力量。先后被省人社厅、省体育局授予“山东体育强省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被市体育局授予“全民健身设施建管先进单位”“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市级荣誉称号。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1.全民健身制度更加完善。制定出台《临朐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临朐县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临朐县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法规和文件,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全民健身设施更加健全。“十四五”以来,我县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持续完善县、镇、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中心城区“15分钟健身圈”进一步优化。2021年,建成县全民健身中心,完成县体育场提升改造,逐步打造成中心城区全民健身核心地带。配合城区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和卫生县创建等中心工作,为文化公园、朐山公园、同心湿地公园等36处公园(口袋公园)和55个老旧小区(居民小区)配备体育健身器材。在农村(社区)开展体育设施“提档升级”行动。两年内,累计投资474万元,在完成全县114个省定贫困村和350个行政村(居)健身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为14个镇(街、园、区)的400个自然村新配或更新健身器材,实现自然村健身设施“能配尽配”。根据体育场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县各类体育场地总面积210.4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1平方米。
3.全民健身活动更加丰富。创新全民健身活动形式,发挥临朐县全民健身运动会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办赛,打造“全民健身·悦动临朐”系列赛事,常年开展乒乓球、太极拳、篮球、足球、象棋等赛事活动200余场次,活动内容既覆盖了健步走、球类、棋类、登山、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也重点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传统运动项目,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肯定,直接参与人数达到十万余人次。群众健身意识和身体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全县总人口42 %以上。
4.体育组织网络更加完善。逐步构建起县、镇街、站点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2021年,建立临朐县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力量。体育总会建设更加完善,认真落实《关于加强镇级体育总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全县14个镇(街、园、区)全部成立镇级体育总会,实现镇级体育总会全覆盖。目前,全县共有健身站点310余处,体育健身团队1100余支,健身项目涉及篮球、足球、排球等十余种类型,基层体育工作的堡垒更加坚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县拥有注册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98人,占总人口的2.75‰。
5.体育健身指导更加科学。大力开展体育惠民行动,举办多种形式的科学健身教育活动。邀请省内专家学者,以“普及健身知识,促进体质健康”为主题,侧重普及慢病预防、科学健身、体育器材使用、运动损伤预防等知识,走进基层社区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同时在临朐电视台开设线上“科学健身大讲堂”专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科普工作模式。针对儿童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在寒暑假期间,举办羽毛球、游泳、篮球、体育舞蹈等公益课,每年免费培训青少年达2000人次以上。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五进”活动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为基层群众提供免费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和健康风险项目评估,并安排医学专家现场进行报告分析及义诊服务,系统掌握我县国民体质状况和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我县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水平。
(二)竞技体育成果显著
1.竞技赛场“争金夺银”。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我县运动员张冬获得单人1000米皮艇第六名的优异成绩,创造我县竞技体育领域最好成绩;在全国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张冬、谢童等5名临朐籍运动员为山东代表团斩获2金2铜贡献了临朐力量;参加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13个大项比赛,获得11金、8银、15铜的优异成绩。历年组队参加潍坊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和潍坊市青少年锦标赛两项市级重大赛事,所获成绩位居全市前列。
2.青少年赛事“精彩纷呈”。积极承办“潍坊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潍坊市乒乓球锦标赛”“潍坊市越野长跑竞走锦标赛”等赛事活动。发挥“奔跑吧·少年”青少年体育品牌示范作用,组织举办全县中小学生“三大球”体育联赛及田径运动会、围棋、越野长跑、乒乓球等多个项目比赛,累计4000余人参赛。
3.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实现新突破。积极争取省级体育发展资金支持县体校建设,首批资金200万元已到位,新体校投入使用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条件和学习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提升。首家“齐鲁棋院水之韵校区”“潍坊市拳击队后备人才输送基地”成功落户临朐,为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工作,抓好传统体育学校建设的同时,根据传统体育优势及生源情况,以县竞技体育学校为牵头校,建立了东城街道文汇小学手球、辛寨中学拳击项目等15处训练基地,涉及排球、篮球、田径等21个大项,每年向市级训练单位输送优秀运动员50余人。
(三)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1.体育彩票销量持续增长。经过不断扩容和实施“占县下乡”战略,我县体育彩票终端机已达到80台。体彩销售量逐年提高,2017—2022年连续6年突破亿元大关。2022年,我县体彩总销量1.25亿元,返还体彩公益金800余万元,任务完成率112%,位列潍坊12个业务片区第1位,被山东省体育局授予“山东省体育彩票工作先进县(市、区)体育主管部门”、被市体育局授予2022年度潍坊市体育彩票工作突出贡献奖。2023年上半年我县体育彩票销售额达到835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64.45%,预计全年销量将实现大幅增长。
2.体育产业市场不断壮大。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促进体育消费,不断壮大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产业发展持续加速。目前,我县拥有体育社会组织74家,其中单项体育运动协会19家,民办非体育俱乐部21家,市场主体类体育公司(个体工商户)34家,主要涉及体育健身与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制造等业态。先后有厚积科技、揽月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家单位荣获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单位)称号;健桥跆拳道、先锋运动会所等10家单位荣获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单位)称号。
3.“体育+”全面融合发展。体教融合育人才。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有序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临朐县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工作的实施意见》,搭建学校和体育社会组织合作平台,已有13家体育社会组织与20所学校进行了签约合作,涵盖了游泳、羽毛球、体育舞蹈、跆拳道、少儿平衡车等14个体育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体卫融合促健康。2021年,县中医院、辛寨卧龙卫生院、康德护理院三所医疗机构纳入潍坊市首批“体卫融合”试点。体旅融合育品牌。临朐县绿色康养体育休闲线路(石门坊景区—嵩山天路—宋香园生态世界—沂山风景区)被省体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2021年十一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2022年,沂山景区、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和九山薰衣草特色小镇3家单位荣获第二批潍坊市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二、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体育工作还存在短板。从全民健身来看,体育设施建设管理现状与广大市民的期盼尚有差距,体育设施总量还不足、分布还不均、运营管理水平仍有待提升。尽管经过多年持续用力,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1平方米,但距离实现潍坊市“十四五”人均场地面积2.9平方米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篮球、足球等热门运动项目的场地设施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同时,受土地政策及资金等制约,部分老旧小区和自然村仍未配套体育设施。从竞技体育来看,具有竞争力的体育强项、尖子选手少,各项目发展还不平衡;运动员、教练员竞赛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从体育产业来看,总体规模偏小,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融合度不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比较低。
三、下步打算
在“十四五”后期,全县体育工作将在县委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为目标,大力实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提升行动,努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提高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牢固树立“大体育”“大健康”理念,坚持开门办体育、开放办体育,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现代化体育工作机制和治理格局,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新时期干好体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发挥好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协调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
(二)着力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城区体育健身设施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15分钟健身圈”的品质和内涵。新建弥河体育公园,增设笼式球类场地、智能健身设施。为城区口袋公园、老旧小区配建健身设施。扎实开展农村体育设施补短板行动,千方百计协调解决用地问题,实现自然村体育设施全覆盖。
(三)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持续打造“全民动起来·临朐更精彩”“全民健身·悦动临朐”等全民健身品牌,深入开展“一镇街一品牌”“一协会一品牌”创建,结合各自优势,开展更多群众喜闻乐见、方便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全年不断线”。
(四)着力提升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经常性对接,加大项目布局和调整力度,积极推动我县训练项目与市体育联赛、锦标赛、省全运优势项目、国家奥运优势项目接轨。抓好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储备、输送力度,争取更多临朐籍运动员在各级赛事上争金夺银。加强县体校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积极争取承办省市高端品牌赛事,扩大临朐对外影响力。
(五)着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落实中央、省、市体育发展政策,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主体,打造知名体育品牌和高端赛事活动。大力推进“体育+”战略,深入推进体育与教育、健康、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体育执法水平,加强对高危项目和赛事安全的监管,确保体育安全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