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十八届 > 十八届十四次
关于全县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 2023-08-21

   

  关于全县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安排,7月中旬,县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人大代表和人才库成员,对全县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在听取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业发展中心、县商务局、县交通局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分组到临朐果品交易市场、嵩山果品冷储中心、辛寨冷链仓储物流产业园以及伊利乳业公司、广华食品公司、圣罗捷食品公司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物流保障作用总体较好。我县是农业大县,拥有林果业和畜牧业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据统计,我县樱桃、苹果、山楂、板栗、桃等果品面积45万亩,年产量48万吨;蔬菜9.8万亩,年产量27万吨;存养牛2.8万头、蛋鸡180万只,年出栏生猪33.4万头,年产肉鸡、肉鸭、羊、朗德鹅等1600余万只,蜂存栏5万箱。随着我县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主产地为依托、以农贸市场为纽带、各类物流主体参与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产品远销北、上、广、深等30多个省市地区,出口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冷藏保鲜能力提升较快。近年来,我县立足本地实际,围绕服务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累计建成各类冷库246座、库容10万吨,果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依托冷藏 “产地仓”,加强与京东、顺丰等大型物流企业合作,进一步畅通了产地端到市场端的物流网络,临朐大樱桃、五井柿饼、嵩山蜜桃、寺头山楂等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地由原产地直供市民餐桌。伊利乳业、三和食品、广华食品、圣罗捷食品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加工能力和生鲜处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政策落实比较到位。近年来,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省、市也分别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我县认真落实上级政策,印发了《临朐县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实施方案》,由政府统筹资源,按照果业产业布局,集中规划建设了城关、寺头、辛寨、嵩山四个区域冷储中心。开发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为全县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配备信息采集监测传输设备,实现建设主体与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双向流动和数据共享。率先在全省建成大樱桃产业数字平台,与银行信贷平台数据共享,实现对合作社农户无障碍信贷发放,目前已授信1.4亿元、支用金4400余万元。创新实施鲁担+仓储保鲜冷链设施贷款服务,为48家建设主体担保贷款,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
  二、存在问题
  (一)工作机制不够理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农村、畜牧、发改、商务、交通、市场监管、供销等多个部门。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没有明确的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各管一块,协作配合不够紧密,难以形成合力。从全县面上看,我县农产品物流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化程度不高。我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城南批发市场、城西果品市场、月庄大樱桃市场、山旺大樱桃市场,以及部分小型农贸市场,数量少、规模小,且专业化程度不高。有的批发市场因陋就简,交易场地紧张,分类布局不够合理;有的管理粗放,卫生条件差,交易秩序不规范。同时,绝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程度较低,货物装卸、物流配送等环节仍停留在人工阶段,信息化支撑不足,电子结算和互联网平台使用率不高。
  (三)仓储配建仍然不足。由于受土地、资金等因素影响,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仓储建设方面受到一定程度制约。尽管我县又在嵩山、辛寨、寺头、城关等重点果品生产区集中规划建设了4处区域冷储中心,但相对于我县面广量大的果品生产,仓储能力仍显不足,多数果农仍然沿用随摘随卖的交易方式。由于没有充足的仓储保鲜能力做后盾,导致果农在与收购方的价格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农产品定价权主要掌握在收购商手中,果农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四)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据畜牧部门统计,我县年出栏肉鸭7500万只、鸭产品36万吨;生猪45.2万头,猪肉产品3600吨;朗德鹅400万只,鹅肉、鹅肥肝2万多吨,仅以上三类产品,日均出货量超过1000吨,且均需通过冷链外运。而我县目前还没有一家冷链运输企业,货物运转主要委托寿光、临沂、诸城等地的冷链物流公司负责,存在托运业务分散、运输效率低、费用高、对外依赖性强等问题,不利于畜牧产业的稳定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县政府要以《临朐县物流发展规划》为依据,制定农产品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将全县物流发展规划中关于农产品物流的相关规定进行细化,形成更为详尽、更加系统、更具操作性的推进措施。要切实完善规划落实推进机制,明确牵头部门以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定位和责任分工,形成牵头部门负总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规划落实到位。要搞好政策研究,用足用活土地、资金等要素扶持政策,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争取工作,进一步健全我县农产品物流体系。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产品物流稳步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强产地仓储能力建设。要拿出专项土地指标、奖补资金,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就地就近建设集配中心、产地仓、冷库等保鲜贮存设施,并适当配备清洗、分拣、分级、包装设备,增强产地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二是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要依托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市场布局,实现主产区全覆盖。要对标先进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我县农产品市场货物集散、加工配送、检验检测、信息整合、废弃物处理等服务功能,打造与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专业化批发市场。三是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要采取上级政策扶持一块、当地政府投入一块、村集体筹集一块的方式,进一步加大投入,有计划地新修或拓宽改造农村道路,提升道路通达能力。
  (三)加快冷链物流建设,补齐农产品物流短板。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建设产地预冷、冷藏保鲜、低温分拣、低温加工设施,改善农产品产地“最初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条件。要积极支持农产品生产和物流主体进行冷链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引导有条件的物流中心拓展冷链物流服务功能。要积极落实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等政策,支持冷链共同配送、购置冷链物流运输车辆、建设冷链物流智能化系统,培育发展冷链物流企业,尽快实现我县冷链运输企业“零突破”。要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强化跨部门协作,加大督查力度,切实做到冷链物流源头可溯、过程可控、去向可查。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水平。依托我县已建成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信息平台,进一步整合生产主体、农产品、仓储设施、批发市场、物流企业、运输车辆等资源,建立集数据交换、信息发布、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物流综合服务平台。要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专业团队,对服务平台进行专业化管理,确保信息平台高效运转,真正发挥作用。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产品物流,鼓励特色农产品申请绿色、有机、无公害、地理标志认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适合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打造我县“网红”品牌;鼓励物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电商平台融合发展,推进仓储、运输、分拨、配送等资源集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增值发展。

    
打    印】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大常委会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79085号-1

山东金三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