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7月30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县综合执法局局长 张延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县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县综合执法局紧紧围绕全县“一一三三五”工作思路举措,坚持抓重点、补短板、树亮点,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擦亮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品牌。上年度,城市管理考核成绩位列8县市第1名,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全县环保工作先进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提升市容环境秩序。把市容市貌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从严管控,常态化抓好市容日常管理,开展占道经营、乱摆乱放、违法停车等专项整治,全力治理城市“十乱”现象。采取早、中、晚错时执法方式,加强对公园、广场、商场、便民市场等重点部位管理,维护良好市容秩序。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开展城管“护学行动”,维护校园周边秩序,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二是整治提升背街小巷。针对背街小巷乱点堵点问题,确定城南街、金水街等8条背街小巷作为整治提升重点,与住建、公安交警、城关街办等单位组成工作专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背街小巷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停车管理、行道树等进行了整治,共规范流动摊点、店外经营300余处,清理杂物200余宗,施划调整停车泊位500余个,整治违法停车1200余起、圈占停车泊位行为300余起,维修人行道25平方米、路灯8处,清理雨水篦子68处,修剪行道树137株,背街小巷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三是实施建筑外立面更新。针对城区建筑外立面老旧破损、观瞻效果差等问题,实施拆旧改丑、美化提升,落实产权单位和主管部门责任,采取清洗、粉刷、亮化、广告牌更新等措施,完成骈邑路、兴隆东路等路段外立面改造点位29处、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外立面整洁度、美观度明显提升。
四是严防严控违法建设。坚持“拆存量、控新增、管源头”,强化城区主要道路两侧、住宅小区等重点区域巡查,与县住建、规划、城关和东城街办等单位加强工作信息沟通,形成控违合力,坚决堵住违法建设源头。今年以来,共办理违法建设处罚案件2起,罚款39.7万余元;拆除兴隆路隆达广场前违法建设房屋1处、违建面积117平方米,有力维护了城市规划建设的严肃性。
五是抓好渣土运输治理。建立施工工地和运输车辆“双报备”制度,对城区8处在建工地提前介入管理,明确渣土运输处置方案,对清运方量、使用车辆、运输时间及路线等进行登记备案,全闭环跟进管理。常态化开展路面巡查,与公安交警、交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运输行为,责令整改车身不洁、篷布破损等问题300余车次,立案查处泄漏遗撒、运输扬尘、私拉乱倒案件17起,渣土运输处置秩序进一步规范。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实施市容分类管理。坚持城市有序管理与市井“烟火气”融合共生,将城区道路划分为严控区(12条路段)、重点区(22条路段)、一般区(背街小巷),按照“适度放开、有序经营、规范管理”的原则,在重点区和一般区路段适度放开店外经营,允许商户在门前划定区域摆卖商品,放宽大型商贸企业户外促销限制,利用室外广场开展特色经营、夜购促销等活动,进一步活跃门店经济。
二是完善便民服务设施。聚力消费活力提升,牵头推进特色街区建设,朐城老街、万达金街、西坦印象美食街、大千文化民俗街、滨河花园美食街5处特色街区投入运营,进一步繁荣城市夜经济。坚持因地制宜,利用不承担主要交通功能的道路、闲散空地,今年新设粟山、文化南路2处便民摊点群,正在协调推进兴华街便民摊点群建设,引导摊点入市经营,为周边群众提供购物便利。兼顾市容规范与民生需求,对城区小修小补摊点(修自行车、修鞋补包、修锁配钥匙)进行规范管理,在街头巷尾设置12处“三小”维修服务点,统一张贴标识牌,明确经营区域、环境卫生等要求,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更加便民。
三是高标准抓好全要素示范路创建。全要素示范路创建是市政府确立的年度重点工作事项之一。与住建部门组成工作专班,确定骈邑路、兴隆东路2.9公里作为创建路段,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围绕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管线设施、市容秩序和临街(门)立面六大创建内容,统筹实施道路轴线改造提升工程,高标准打造绿化、净化、美化“三化”样板示范街路。目前,骈邑路北段沿线改造、兴隆路东路整治提升工作已完成,基本达到示范路创建标准要求。
四是推行餐饮油烟在线监测。为解决餐饮油烟污染源数量多、分布广、人工监管难的问题,在餐饮服务单位中推行油烟在线监测管理,按照“机关带头、先大后小、突出重点”的原则,已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饮单位中安装监测设备106台,全部接入系统平台联网监测,24小时在线监测净化设施开启状态和油烟排放浓度。对排放浓度超标的,平台自动报警并将信息推送给执法人员,实现了问题快速发现、快速处置。系统运行以来,已通过平台处置超标排放行为20余起,极大提升了技防技治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区摊贩占道经营、沿街商户店外摆放反弹反复性强、管理难度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仍待提升;二是城市功能设施仍不健全,城区便民市场设置数量不多、分布不均衡,一些大型住宅小区周边缺少市场,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三是城区汽车保有量多与停车场少、公共停车位少的矛盾仍然突出,机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难以根本杜绝。
四、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保证,深入实施“六项提升行动”,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持续抓好市容秩序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城市走读”体检,重点抓好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乱贴乱画等整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市容常态化管控水平。持续抓好背街小巷治理,严防各类问题反弹,巩固提升前期治理成果,保持整洁畅通的街巷环境。抓好停车序化整治,加大违法停车查处力度,开展圈占公共停车位、“僵尸车”专项整治,全面规范车辆停放秩序。推进“门前五包”责任制,督促沿街业户自觉维护门前秩序。
二是持续抓好户外广告管理提升。定期开展立柱、楼顶等大型户外广告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广告设施安全。严格“一店一牌”设置标准,及时拆除“一店多牌”、陈旧破损广告牌,开展废弃立杆、违规设置广告牌专项整治,净化城市公共空间。按照“清理+规范”的原则,积极配合住建部门做好“多杆合一”工作。盘活现有户外广告公共资源,逐步收回道路指示牌、公交车候车亭(点)、果皮箱的市场经营权,由国有公司统一运营。
三是持续抓好餐饮油烟治理提升。开展烧烤餐饮油烟集中整治,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执法,组织夜间巡查检查,全面取缔露天烧烤、占道经营、油烟直排等现象。持续推进餐饮油烟在线监测,扩大设备安装覆盖面,将烧烤、油炸食品等经营单位纳入在线监管,充分发挥监测信息平台作用,及时查处超标准排放行为。
四是持续抓好便民市场管理提升。根据民生需求和市容管理需要,在城区因地制宜增设便民摊点群,满足群众近距离消费需求,解决摊点随意占道经营问题。加强对朐城老街等特色街区的管理,全面做好设施、卫生、安全、交通等秩序维护,实现规范化运营,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五是持续抓好违法建设治理提升。按照“控新增、减存量、管源头”的原则,健全部门、街办、社区、物业(村居)分级防控网络,坚持关口前移,强化源头控违,加强住宅小区等重点区域巡查和防控,对各类违法建设苗头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坚决杜绝新增违法建设。
六是持续抓好渣土运输治理提升。落实施工工地、渣土运输车辆双报备制度,全面掌握施工工期、运输车辆信息、外运目的地等信息,实现对渣土运输处置的全闭环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突出工地出入口和路面执法巡查,与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渣土运输违规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积极协调住建、街道社区,进一步规范装修垃圾处置,在新建小区设置装修垃圾临时堆放点,严防乱拉乱倒污染环境现象发生。
下步,我们将以这次人大调查为契机,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标准,持续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为推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贡献城市管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