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朐县2021年财政决算和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2年8月30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临朐县财政局副局长 马乐亮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2021年财政决算和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2021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1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锚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赶超”这一主题,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全面起势、整体成势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各级各财税部门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强化收入组织,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从决算情况看,全县财政运行情况良好。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397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7%,比上年增长20.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5873万元,完成预算的101.4%,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政府债券转贷收入、调入资金及上年结转等收入,共计59501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上解上级、债务还本支出、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等支出,共计592374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2642万元。
1.县本级收支决算:2021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899万元,完成预算的125.4%,增长5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4747万元,完成预算的104.2%,增长1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政府债券转贷收入、调入资金及上年结转等收入,共计50390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上解上级、债务还本支出、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共计501267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2642万元。
2.各街道园区收支决算:2021年,城关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776万元,增长0.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698万元,下降32.9%。东城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425万元,增长1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823万元,增长11.1%。冶源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02万元,下降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71万元,下降35.1%。辛寨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36万元,下降19.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67万元,下降29%。龙山新材料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00万元,增长53.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00万元,增长36%。沂山风景区发展服务中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5万元,下降48.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08万元,下降2.2%。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2万元,增长2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12万元,增长26.9%。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8万元,下降4.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24万元,下降38.5%。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
2021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620001万元,完成预算的103.4%,增长27.6%,主要是土地出让交易增加影响。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96296万元,完成预算的104.3%,增长29.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转移支付补助、政府债券转贷收入、新增专项债券收入、调入资金及上年结转等收入,共计82897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加上上解上级、债务还本支出、调出资金及结转下年等支出,共计828976万元。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
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4]收入168755万元,完成预算的101.1%,增长50.6%,主要是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居民养老保险收入增加5.5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1528万元,增长121.7%;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7227万元,增长9%。
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04109万元,完成预算的98.7%,增长6.3%,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7630万元,增长19.4%;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6479万元,增长7.4%。社会保险基金年末滚存结余203413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
2021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5]收入425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下降49.5%,主要是砂石资源收入减收影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317万元,完成预算的101%,下降48.7%。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加上转移支付补助、上年结转收入等收入,共计431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加上调出资金、结转下年支出等支出,共计4317万元。收支平衡。
上述决算数据,与年初向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比有所变化,主要是因决算期间资金在途变化,上下级结算补助变动等因素造成部分数据有所增减。草案在报县人大常委会审查之前,已经县审计局审计。(详见临朐县2021年决算草案表1—35)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经省财政厅核定,2021年全县政府债务限额为99.39亿元。当年共新增政府债券17亿元,用于19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保障性住房9.95亿元、市政建设3.6亿元、农林水利建设2.1亿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0.99亿元、科教文卫0.36亿元。获批再融资债券9.8亿元,年末政府债务余额97.69亿元,低于政府债务限额,政府债务率[6]为89.1%,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六)全县“三保”支出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中可用于“保工资、保基本民生、保运转”的财力为43.2亿元,全年“三保”支出38.1亿元,保证了工资、民生等“三保”政策足额落实到位。
从决算情况看,2021年,全县财政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保障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增长20.9%、26.3%,增幅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8.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首位。税收收入占比92.6%,比重居全省136个县级单位首位。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别增长27.6%、50.6%。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到位上级转移支付补助26.4亿元、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7亿元,财政综合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二是支持实体经济积极有效,骨干财源企业快速发展。2021年,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收缓缴等各类减税降费10.7亿元;实施支持重点骨干财源企业培育计划和高质量发展36条扶持政策,落实1亿元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落实企业技改补助2000万元,推动“百企扩能”行动,较好地缓解了重点财源企业资金压力;完善“价值重置”[7]机制,工作经验被人民日报刊发推介。累计为企业办理过桥、担保业务150笔,提供资金支持11亿元。2021年,重点财源企业快速发展,纳税过千万元、过亿元企业数量和纳税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50家,比上年增加8家;纳税过亿元企业7家,比上年增加2家。
三是优化支出结构,持续改善民本民生。2021年,全县上下落实过紧日子的思想,集中资金保重点,全县一般公共预算中民生支出达到38.6亿元,增长9.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4.6%,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10.9%、27.6%、9.1%。落实干部职工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绩效工资政策,提高离退休人员住房补贴计提基数,保障了城乡低保等困难群体救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提标扩面民生政策足额落实,完成环卫工人、限时免费停车、课后延时服务等民生实事,教育、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是预算管理改革向纵深推进,财政管理效能持续提升。进一步下划22家财源企业属地管理,不断提升镇街财政保障能力。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扩围提质年”活动;健全完善财政直达资金快速拨付机制,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跟踪监管,持续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运作。在财政部2021年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考核中,位列全国1862个县第68位;财政局机关党委被省委表彰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等。
从2021年财政决算和审计情况看,上年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受减税降费、政策性增支等减收增支影响,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三保”压力持续加大;部门单位增收节支意识尚待加强,部分项目执行率不高,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力不强;财政预算标准化建设不够,资产监管不到位,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还需进一步提升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会认真对待,努力加以解决。
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延续了良好发展势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政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877万元,占预算的60.1%,增长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8565万元,占预算的63.3%,增长23.9%。
上半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034万元,增长26.2%;其中,税收收入32436万元,下降3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7010万元,增长46.1%。
上半年,城关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818万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01万元,增长27.2%。东城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363万元,下降17.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27万元,增长0.8%。冶源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30万元,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16万元,增长48.9%。辛寨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28万元,增长5.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98万元,下降5.4%。龙山新材料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6万元,主要是受蓝帆健康科技等留抵退税政策影响,剔除该因素,同口径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26万元,增长140.7%。沂山风景区发展服务中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万元,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4万元,增长276.9%。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万元,下降8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57万元,增长285%。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7万元,增长7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30万元,增长64.3%。
2.政府性基金预算。上半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129802万元,占预算的21.4%,下降50.8%;政府性基金支出248916万元,占预算的36%,增长113%。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上半年,全县社保基金收入77478万元,占预算的62.1%,下降29.7%;社保基金支出55508万元,占预算的49.8%,增长9.8%。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半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支出均为0。
从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看,当前财政运行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受疫情及宏观形势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存在不同程度困难。经济下行、疫情反复,以及组合式税费政策等多重因素叠加,对财政收入造成较大冲击。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新增支出大,民生政策提标扩面等刚性必保支出多,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国库资金调度面临较大挑战。县镇两级债务负担较重,还本付息压力持续加大。
(二)上半年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财政形势,各级各部门单位认真执行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全力助企发展,强化收入征管,全力保障民本民生。
一是大力支持稳定经济运行。研究出台惠企30条、稳住经济50条[8]措施,通过减收基础设施配套费、贷款贴息等措施,提升市场主体活力。上半年,全县累计退税免税缓税8.7亿元,惠及纳税人39267户次;落实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物流企业贷款和重点企业贷款贴息共计3448万元,惠及企业18家;落实技改补助1930万元,惠及企业62家;落实社保补贴819万元、房租减免252万元,惠及企业4180个、个人466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23户。上半年,全县纳税前50名企业上缴税金11.5亿元,增长35.7%。其中,山水水泥1.04亿元,增长76.8%;雷奥新能源8973万元,增长12.6%;农商行8100万元,增长19.2%;高速铁建6266万元,增长82.5%。
二是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不断完善收入征管措施,积极开展税收保障活动,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种征管。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首位。其中,税收收入下降21%,低于全市平均降幅9.1个百分点,是全市降幅最低的县市,税收收入占比继续保持全市首位。
三是争取上级支持再获新突破。把争取支持作为缓解当前矛盾的重要手段,加强对上沟通汇报。上半年,全县到位上级转移支付30.2亿元,超过上年全年3.8亿元,其中,新增转移支付8亿元,主要是,留抵退税和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资金[9]4.7亿元、财政困难县激励性转移支付5050万元、全省唯一沂山绿化项目2.7亿元、统筹衔接乡村振兴推进示范区项目2500万元、革命老区彩票公益金项目1938万元。到位专项债券16.02亿元,居全市首位。
四是全力保障民本民生。积极筹措资金,提高干部职工待遇,连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安排8896万元,保障了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利用债券资金,全力保障棚户区改造、雨污分流、智能铝家居社区等17个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3.9%,增幅居全市首位,其中,民生支出25.8亿元,增长26.7%。
五是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推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10],推动财政资金规范化、全过程、全流程监管。建立涵盖22项制度为支撑的国企管理制度体系,深入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1],在全市国企三年改革评估中,位列全市第一名。成立政府投资项目论证评审专班,将评审范围由评资金扩大到评项目规划、施工设计、变更论证等环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年”活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重点项目预算绩效人大代表评议制度[12]。
(三)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运行面临矛盾问题,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站位、高质量落实,以更加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做好财政工作。
一是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全面实施惠企30条、稳住经济50条等一揽子政策,大力支持企业上市、人才招引,全力支持企业技改和扩能提升,持续深化“亩均效益”“价值重置”政策机制,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二是锚定全年目标,进一步抓好收入组织。积极研究增收新路子,加强驻临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业等重点行业,以及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重点税种管控,通过多种措施,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持之以恒抓好对上争取,主动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加快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与发展后劲。
三是强化资金统筹调度,进一步筑牢“三保”底线。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库款资金保障,优先保障工资、民生政策以及疫情防控等各项支出,全力保障中小学幼儿园改扩建、棚户区、城乡道路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坚守债务风险底线。
四是持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以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各项机制制度,推动财政业务流程再造;做好预算绩效管理扩围提质工作,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加强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健全完善“1+N”管理制度,加快提升国有企业规范管理水平与盈利能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下半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为建设富强生态幸福临朐做出更大贡献!
注 释 说 明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通常所指的“地方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收入”或“一般预算收入”。按照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预算法》,统一改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利用预算超收收入等建立的具有储备性质的资金,可根据年初预算安排和平衡情况调入预算安排使用。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指经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政府性基金,以及参照政府性基金管理、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资金。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基金收支的年度计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个险种。
[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以国家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形成的收支预算。各级财政部门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管部门,各级国资监管部门和单位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位。
[6]政府债务率:是指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政府可用财力的比值。
[7]价值重置:是指根据土地等级及土地指标成本、税费、成交案例等相关因素,提高企业土地评估价值和抵押率,在土地未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土地抵押担保价值。
[8]惠企30条、稳住经济50条:为提升企业活跃度,尽可能解决疫情期间企业困难,出台《关于帮扶市场主体和个人纾困增强经济活跃度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50条政策措施》,针对企业发展难点和堵点,在扶持范围、扶持力度、扶持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创新,从强化财税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对企服务、强化工作落实保障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全方位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9]留抵退税和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资金: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为推动留抵退税政策落实,缓解地方压力,中央财政在正常的转移支付之外,专门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分为新出台留抵退税政策专项资金、其他退税减税降费专项资金、补充县区财力专项资金三部分。
[10]预算管理一体化:根据财政部要求,通过运用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整合优化预算管理全流程,以统一预算管理规则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载体,将管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实现对财政资金全流程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增强预算制度的规范性、协调性和约束力,提升财政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自动化水平。
[11]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根据上级要求,通过着力在深化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建设,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公平竞争环境建设、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聚力用力,促进改革全面发力、多层次突破,切实提升改革综合成效,全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12]重点项目预算绩效人大代表评议制度:为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关于人大代表参与重点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制工作暂行办法》,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并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对社会经济发展重点支出、重大民生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强化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提高社会参与度和公开透明度,着力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