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人民政府
关于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的报告
——2023年2月27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
县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 刘国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请予审议。
一、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畜牧产业发展的首要举措
(一)依托全国乳业龙头,做强现代奶业。紧紧抓住“伊利集团”这个产业龙头,着力做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加快沂荷牧场扩能增产,推进沂荷二期——望山农牧建设,适度扩大现有牧场存栏规模。加强与伊利集团总部的沟通对接,加快推进伊利三期项目,争取早日签约落地。充分发挥县奶业协会作用,引导更多奶源向伊利集团集中,为伊利集团生产提供充足奶源保障。组织实施2022年、2023年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进一步提升全县规模奶牛场智能化设施装备水平和优质饲草供应能力。
(二)推进屠宰产业升级,做大传统产业。以“提升屠宰行业标准化生产能力”为目标,加快推进屠宰企业标准化创建,扩大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紧盯上级政策重点,利用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确定生猪产业扶持方向,支持生猪规模养殖场和能繁母猪扩繁场建设,促进全县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引导振荣、三和、正兴等企业新上技改扩能项目,提高肉鸭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快“中新振荣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持续扩大肉鸭养殖总量,带动肉鸭养殖产业提档升级。
(三)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做优特色产业。发挥特色畜牧产业“头部企业”引擎作用,发挥尊润圣罗捷、春冠龙头带动作用,支持建设朗德鹅大型养殖填饲基地,加快推进“尊润圣罗捷鹅产品预制菜高端深加工车间”项目和“春冠食品3R厨房”项目建设。完善康宝、博康等“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实施“润辉蜂业优质高端蜂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和“丰采蜂产品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蜂产品精深加工。
(四)抓好品牌体系建设,做好畜牧品牌。开展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美丽牧场创建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养殖场建设自动化、信息化养殖示范基地,推进智能畜牧机械装备与智慧牧场建设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智慧牧场。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规范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电子出证,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加大“临朐蜜蜂”“临朐朗德鹅”“临朐黑山羊”品牌培育保护,积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畜牧业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二、坚持把强化要素保障作为推进畜牧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一)加大养殖用地资金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山东省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按照畜牧业发展规划目标,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引导设施畜牧业用地选址和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帮助养殖业主解决畜禽养殖用地需求。紧紧抓住政策项目资金,努力做好对上争取工作,支持我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畜牧科技队伍建设。以抓好畜牧生产谋发展、搞好科技推广促发展、做好行业服务保发展为中心,全力打造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的一流队伍,形成管理在县级、服务在基层、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的规范化运行模式。积极搭建科技培训服务平台,加强养殖户精准培训,组织技术服务人员学习借鉴外部经验和先进做法,不断提升畜牧人才专业化水平。
(三)推进畜牧行业抱团发展。依托各类畜牧行业协会,吸引广大养殖场(户)加入合作社,切实发挥合作社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养殖业户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畜牧产业形成合力,抱团发展。加强对运作规范、发展前景好的合作社支持力度,从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促进合作社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畜牧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优化畜禽养殖布局。严格落实《临朐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把好畜禽规模养殖场发展关口,引导支持畜禽养殖向适宜养殖区发展。坚持以地定畜、以种定养,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优化调整畜牧业生产布局。将畜牧业发展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培育绿色美丽牧场,促进养殖场区与周边自然环境、美丽乡村实现融合发展。
(二)深化畜禽养殖环保治理。健全养殖污染整治长效机制,完善“镇—社区—村”三级巡查网格和“ABC”分级管理模式,持续做好常态化管理,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力度。按照“源头减臭、过程控臭、末端除臭、综合治臭”的思路,加强养殖场(户)异味消除技术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减少异味污染。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提升养殖业主环保意识。加强属地政府和主管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严厉打击养殖领域生态环保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三)深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深化农牧循环,推进种养结合,鼓励支持规模化养殖场通过流转、承包土地或协议土地等方式,实现粪肥就近还田、高效利用。以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粪污资源化利用综合处理中心、农牧循环示范区和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作用,建立健全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体系,进一步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坚持把加强监督管理作为推进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施春秋季动物防疫集中免疫,全面推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进一步巩固提升无疫省创建成果,继续开展全县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切实保障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
(二)持续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制度,加强对整个畜牧行业的日常监管。扎实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厉打击各类动物卫生违法行为。深入推进无纸化出具动物B证试点工作,有效提升动物产地检疫率。保障无害化处理厂正常运行,实现县域内病死畜禽统一集中无害化处理。开展畜产品和畜牧投入品质量安全抽检,确保抽检合格率保持在100%水平。
(三)强化涉牧企业监督管理。强化省级畜禽屠宰企业、饲料兽药生产企业“ABC”分级评定结果利用,加大对全县涉牧企业的差异化监管。加快中兽药产业发展,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推进新版兽药GMP实施,不断提升兽药产业技术水平。做强现代饲料工业,促进饲料粮节约降耗,不断提升饲料产品品质和利用效率。持续开展涉牧企业安全生产常态化监督检查,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抓紧、抓实、抓细畜牧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