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朐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克服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力不足困难,积极筹措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促进全县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该县先后获评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等称号,2024年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达标验收。
教育支出确保“两个只增不减”。财政支出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严格按规定标准安排学校公用经费,足额安排学生资助资金和教师工资津补贴,优先安排教育支出项目资金。特别是2022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多措筹资全力保障各项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确保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为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坚强财政保障。2022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2.9%,但全县财政教育支出实现增长10.2%,高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5个百分点,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30.9%。2023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15.84亿元,比2022年增长了6.95%。2024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下降2.25%,但财政教育支出仍实现增长1.69%,全县教育经费保障坚强有力。2023年成立“临朐县沂山教育基金会”, 落实省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引导凝聚社会力量捐资助教、捐资兴学,运行两年来,基金总规模达到了2.5亿元,成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校园成为全县最美“风景线”。统筹财政资金、国有资源和社会资本,实施了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用活”财政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教育发展资金,足额安排使用县级教育费附加资金,激励镇街加大学校建设投入。“盘活”国有资源,发挥国企优势积极开展学校建设项目投融资,变国有资源为学校建设资金和学校优质资产。“激活”社会资本投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等社会资本投资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校。近三年全县累计投入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资金23.4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4.96亿元,国有企业投入8.46亿元,社会资本投入10.03亿元,高标准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0所,学校硬件条件大幅提升。2024年,该县把中小学教室配备空调列入全县重点民生实事,投入1200万元,实现中小学教室空调“全覆盖”。目前,该县从县城到乡村、从建筑质量到绿化美化,最安全、最宽敞的建筑是学校教学楼、宿舍楼,最美丽、最漂亮的风景在校园里、教室里。
家庭困难学生“全学段”精准资助。全力保障各项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实现教育资助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一直到高中、中职和大学教育“全学段”精准资助,兜牢兜实教育民生保障底线,让“寒门学子”在健康成长、学习成才、逐梦求知的路上不掉队、不落伍,成为新时代最幸福的孩子。2022-2024年,全县累计发放各项教育资助资金3030.16万元,资助学生4.8万人次。其中:发放学前教育助学金、免保教费730.3万元,资助幼儿9216人次;发放义务教育家庭困难学生补助、特教生生活费补助1140.36万元,资助学生29190人次;发放普通高中助学金、免学费资金777.02万元,资助学生8000人次;发放中职助学金184.8万元,资助学生1848人次;发放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及贷款补偿资金197.68万元,资助高校毕业生107人。2023年以来,该县投入财政资金集中采购学生午休垫5万个,根据实际需求配发到中小学校学生免费使用,开启了学生“躺平午休”新模式,有效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午休质量。
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有“底气”。把支持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全面落实,不断提高标准,让教师的工资性收入高于公务员,让全县教师说起工资收入来心中有底气,干起教学工作来更加安心舒心。教师基础工资上浮10%政策全面落实,工资和津补贴、公积金等发放标准不断提高,到2024年底全县教师的工资和津补贴、公积金等收入人均每月达到9370元,比2021年提高3050元。2022年,率先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职称分级竞聘,进一步打开教师专业职称待遇的提升空间,近三年共有2166名教师享受到高一档职级岗位工资。全面落实乡镇教师职称直聘等基层教师政策,让乡镇教师职称评聘坐上“直通车”,工资收入再加码,目前该县在乡镇工作的教师月平均工资水平达到9583元,比县直教师平均工资水平高5.2%。加大教师招聘力度,采取优秀人才引进、校园招聘、公开招聘等形式,近四年累计招聘教师1300人,有效满足教育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