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政策集成+数智赋能+区域协同”提升惠企服务质效
时间:2025-10-28
今年以来,孟州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惠企服务”深度融合方面,打出政策集成、数字赋能、区域协同组合拳,全力提升惠企服务质效,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
一、政策集成,构建全链条惠企服务体系。整合各类惠企政策,消除政策壁垒与信息孤岛,让企业清晰知晓、便捷享受政策红利,降低政策理解与申请成本。一是推行电子保函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开展“招标投标营商惠企擂台赛”。将电子保函费率降至3‰,最低收费200元/笔,积极探索推广企业信用承诺代替投标保证金;2024年以来,已开具电子保函442单,涉及缴纳保费33.9万元,可担保的投标保证金9408.7万元,为投标企业节省保证金费用9375万元,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缓解投标企业融资压力。二是实施梯度孵化培育行动,建立优质投标企业孵化培育库。精准选育行业领先型、成长潜力型、产业带动型、科技创新型等投标企业,提高本土企业中标率和竞争力。2025年已入库企业达到10家,力争12月底前入库投标企业达到20家以上。三是落实企业扶持政策,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红利”。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督促采购人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20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同时提高政府采购项目价格评审优惠幅度,用扣除后的价格参加评审,降低中小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门槛,拉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提高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2025年以来,共有55个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涉及金额8300多万元。
二、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化交易服务场景。借助数字化技术升级交易平台,实现交易流程线上化、透明化,减少企业线下跑动次数,提升交易与办事效率,压缩时间成本。一是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交易“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实现评标专家名单抽取结果自动化推送、中标(成交)通知书在线发放、政府采购中标合同在线签订等功能,减少人为干预,提高交易效率。1—9月份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96个,成交金额累计6.71亿元,节约金额1087.88万元,节约率3.25%。二是实现移动交易全流程覆盖,打造“焦易通”APP掌上交易。集成招标信息推送、标书下载等全流程功能,投标人可随时随地参与投标,降低线下跑动成本,提升效率。三是以数字化赋能为靶心,推进移动数字证书全国互认。截至目前,孟州市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已对接7个APP,实现与45家CA机构、12家印章机构互认,实现CA证书“一证通全国”,打破地域限制。
三、协同创新,构建跨区域服务生态。打破区域间交易壁垒,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共享、标准统一,为企业跨区域参与交易、获取服务提供便利,拓宽企业发展空间。一是落实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重点清理招标文件中的所有制歧视、行业壁垒、地方保护等条款,建立动态自查台账,重点项目审查率达100%。二是实施评标专家动态考核,建立“一标一评”考核与信用承诺制度,实行分级评定与激励惩戒机制。截至目前,已对12个项目51名专家完成线上考核。三是加强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规范化管理,梳理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交易现场负面行为清单74项,为招标投标活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四是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实现跨域资源共享,与省内外70余家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9月份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51个,成交金额19.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