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站群
当前位置:首页--临朐县文化馆--非遗保护--非遗项目展示--传统戏剧
独角戏
发布时间:2015-05-29  来源:  
 

独角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在临朐农村曾经流行着一种地方小戏剧,演员只限一人,群众称其为“独角戏”。

临朐独角戏有五大特点:一是对演员年龄、长相等条件要求低,人数少;二是不需要伴奏乐队,只要有简单的锣鼓即可;三是需要演员视实际情况临场发挥,不拘泥于死背台词;四是台词完全是地方土语,观众听来亲切、明白;五是从服装道具、脸谱扮相,到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始终全面地贯穿了夸张、诙谐、幽默的主线。

独角戏演员,男女均可,一般情况下多为男演员,女演员极少见。幕后备有一至数人(多为女演员)偶尔应答,以作配合。无声乐伴奏,有打击乐配合演员动作,间或发挥伴奏作用。独角戏表演的剧目很多,题材广泛,辛辣地讽刺某种社会歪风邪气,或褒扬某种好人好事,达到惩恶扬善之目的。比较著名的剧目有“夸媳妇”、“锔缸”、“劝闺女”、“骂鸡”等。下面仅以“骂鸡”一戏举例说明。

大幕开启,一男演员扮作女相,踩着锣鼓点上场了。他身穿特大号能遮住屁股的大褂子,特肥的裤子扎着裤腿,头戴大号帽子,脚穿大号鞋,扮相滑稽可笑。脸上抹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脂粉,嘴边一颗大黑痣,一只眼睛有点斜视,令人觉得丑陋可笑而不可厌。滑稽的扮相加上忽大忽小夸张的步子,一出场就赢得台下观众一片鼓掌声和叫好声。歪歪斜斜地圆场之后,伴奏乐停止,演员发话了:“大伙都来了?好久不见了,挺想的上。”用手朝台下无目标地乱指:“你老东西不在家看门,跑来干啥!”“你那相好的怎么今天没来?”……惹得台下笑骂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气氛相当热烈。此时,有能力的演员还可以搞一点劈叉、翻跟头的动作,其间要故意跌倒,招徕笑声。

然后演员用口技唤鸡,道白:“好好的一只鸡,正下着蛋,不知道被哪个没人心眼子的偷了去了,可把我疼死了”。然后把东南西北四邻挨个怀疑一遍,边说边骂。骂的语言辛辣有趣,忌用恶毒的伤人的语言和雷同词汇。例如,可以骂东邻为富不仁,骂西邻见死不救,骂南邻当官贪赃枉法,骂北邻惯偷,等等。每场可以换一些名词,不要完全重复。通过夸张的嬉笑怒骂,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和弊病,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并报以阵阵欢呼声和鼓掌声。这时,导演要掌握火候,要在观众笑得流泪的高潮中见好就收,戛然而止。于是,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出场了:“娘,那只鸡早就家去了,你就别在这里胡骂了!”然后扯着正在云山雾罩的演员下台而去,给观众留下无尽的回味和牵挂。

    
打 印】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