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站群
当前位置:首页--临朐县文化馆--非遗保护--非遗项目展示--杂技与竞技
踩高跷
发布时间:2015-05-29  来源:  

 

踩高跷

高跷,也叫踩高跷、跑高跷,是一种于元宵节庆典民间艺术中的一种群众集体表演项目。

高跷是用两根木棍或上宽下窄的木板,于其中上部,凿榫插入两块平木板制成的。踩高跷前,人坐于高处,将双脚分别踏于两块平木板上,用绳子将两小腿牢牢地绑缚在高跷上,便可以行走和舞蹈了。从踏板到地面,高的约半米多,矮的不足半米,技艺高超者可以随意进退、小跑甚至翻跳,即所谓“跑高跷”。

临朐的“踩高跷”,一般人物都要化妆。一些年轻的小伙子化妆成“俊闺女”,甩开长辫子,不时地做一些搞笑动作,以逗乐观众;还有的扮作戏剧中的人物,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边走边搞一些即兴表演,等等。

踩高跷的表演团队一般是与龙灯、旱船、麒麟、秧歌等民间艺术团队结伴而行,并配以打击乐的锣鼓点儿。通常,高跷队如果走在观众较稀少的街道上,就只是一般行进,打击乐队会伴以节奏较散慢的锣鼓经如《长行》等。当游行队伍的领头人看到前面街道正中间横挡着一条板凳,上放几条香烟和一堆糖果,并用长竹竿挑出了鞭炮,这就意味着热情的主人要赏赐烟、糖,请求表演。于是,当先的“龙头”便立即绕圈“打场子”;打击乐也奏起了最热烈的《狮子滚绣球》;高跷队亦抖擞精神,变换队形,急进缓退,踊跃奔舞。

近年来,这类民间艺术队伍往往注重给许多邻近厂矿企业单位“拜年”,即进入单位大院为其表演。单位纷纷燃放鞭炮助兴,赏以“红包”,以补演艺人员服装酒饭之资,既增进了友谊,又为元宵佳节增添了和谐气氛。

    
打 印】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