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临朐县文化馆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文化和旅游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着力繁荣艺术创作生产,着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动我县文化工作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文化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干部素质不断提升
坚持理论学习不动摇,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勇于负责,使全馆上下形成人心思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通过每月两次的集中学习和研讨交流,借助“灯塔党建在线”“临朐e支部”和“学习强国”等平台,多措并举,加强党建学习。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纪律、党员民主生活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
三、辅导培训循序渐进,实现全民艺术普及
2019年,县文化馆继续加大“十百千”文化人才培训力度和深度,创新思路,依托文化馆总分馆制试点建设,在文化馆内开设公益性培训的同时增设乡镇辅导培训点,将辅导培训重心下移,重点打造城关街道、东城街道、冶源镇、辛寨镇、五井镇、山旺镇等6个乡镇,深入基层定期定点开展辅导培训活动。
1.在文化馆场馆内,开设合唱、舞蹈、手绘年画、西洋画、古琴、古筝、二胡、书法、诗词、瑜伽、插花、面塑等12个门类21个班次,培训学员3000余人,定期开展辅导培训活动。
2.在城关街道小陡沟社区、东城街道滨河社区、冶源镇冶西村、辛寨镇公共服务中心、五井镇茹家庄社区、山旺镇政府办公楼等基层文化馆(分馆)培训点,开设合唱、舞蹈、临朐手绘年画、戏曲4个门类9个班次,培训学员1000余人,开启全民辅导培训新模式。
四、做好“非遗+”大文章,非遗保护成效显著
临朐县文化馆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的原则,围绕“非遗+”做文章,开创了“非遗+展会”“非遗+扶贫”“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文化旅游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新发展,成为县域保护传承非遗工作的新特色、新亮点。今年,成功申报张新民、孙强、尹杰、李志君等四人为第五批市级传承人;成功申报冶源镇为全省第二批“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调查研究》课题入选2019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组织申报第八批县级代表性非遗项目、第八批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县级传习所。
1.“非遗+展会”,丰富非遗展演活动形式,组织举办了临朐县首届传统工艺暨非遗博览会、“多彩非遗闹元宵”2019年临朐县非遗民俗文化展、“迈向新征程·新春送祝福”2019临朐手绘年画展暨临朐手绘年画新春座谈会、等活动,让群众多角度、多方式体验非遗项目的现场感和文化味。特别是非遗博览会作为临朐首次组织策划的非遗类的独立大型品牌类活动,活动单位涉及全县各县直部门、各镇(街、园、区)、中小学校、全县优秀文化企业等百余个,活动时间历时7个多月,活动范围广、规模大、档次高,仅开幕式当天就展出非遗项目60余项,参与手工艺人100余人,共吸引5万余人次进行了参观体验,交易额达50万元。
2.“非遗+扶贫”,建设了“骈邑古韵”非遗聚集区,打造了临朐手绘年画展览馆、周姑戏展览馆等功能性场馆, 并实现免费对外开发。加强非遗传习所建设,借助传习所这一平台,带动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妇女的就业。建设了红丝砚、周姑戏、临朐手绘年画、桑皮纸等20余处传习所和非遗小镇研学基地,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式的扶贫新模式,受益群众8万余人次。
3.“非遗+旅游”,组织开展了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暨“浓情端午”临朐非遗游活动走进文化公园等活动,让临朐手绘年画、手工篦子、剪纸、紫金石砚、手工蚕丝被、面塑等非遗项目在各大景区进行了重点展示,让非遗成为景区的点睛之笔,通过旅游为非遗开拓新市场、扩大新受众,在旅游中引入文化元素,促进了文化和旅游的双向共赢。
4.“非遗+文创”,提升非遗“双创”活力。创建了“手绘传情”临朐手绘年画创意产品品牌,开发制作了快客杯、茶具、抱枕、灯笼、福字、红包、年画宫灯、书签、杯垫、鼠标垫、真丝纱巾等19个系列26个种类的手绘年画文创产品,让人们感到便捷、实用、美观的同时,更能体会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和厚重的历史感。
五、书画展览培训不断,各类比赛积极参与
1、积极组织各类县内书画展览。组织举办了县政协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书画作品展、 “迈向新征程·新春送祝福”2019临朐手绘年画展暨临朐手绘年画新春座谈会、“清风拂朐城•我们再出发”2019庆祝临朐县纪委恢复重建40周年手绘年画主题教育巡展活动、临朐县内省级美协会员向县档案馆捐赠绘画作品永久收藏活动、古城花开·写意临朐油画作品展、书画下乡等县内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类比赛。组织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重温经典”第四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双年展、“2019•大美观音山”首届全国中国画山水作品展、2019雨花满天——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第二届“白山黑水•美丽四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第二届“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丹青山河•心系人民”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新时代•新意象--2019首届全国山水画双年展、“美丽乡村·白桦相约”全国农民画展、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作品展等国家级展览和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展、"第五届“环渤海风采”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京津冀鲁辽中国画作品邀请展、第五届山东省农民书画艺术作品邀请展、 “见证新时代同绘中国梦”2019南京六合•全国农民画作品展、见证新时代——中国农民画精品典藏、追梦——中国农民画邀请展、“相公墨”全国论语书法展墨子文化奖全国书法作品展、2019山东省春联网络书法展、第二十三届山东省美术作品新人新作展、第七届山东省老年书法美术大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世华章”潍坊市优秀美术作品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群星璀璨”2019潍坊油画作品邀请展、第29届潍坊市写生作品展、第八届潍坊市少儿书画大赛等省市级展览比赛。其中,郭光军作品《古城新乐章》成为我县自建国以来第一幅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的中国画作品。另外,潘维荣、刘建华、张泮军、张福生等老师的13幅作品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获奖。郭光军作品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展获得优秀创新奖,刘永千、唐霞、李春秀作品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展获得创新奖。
六、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各类创作异彩纷呈
立足“山东戏曲编剧人才培养基地”和“山东小戏创作实践基地”两大平台,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和戏曲振兴工程,重点打造周姑戏《回家》、周姑戏《阵前探母》、歌曲《青山绿水好家园》、歌曲《新时代的春天》、小品《相亲》、情景剧《风雨故乡情》等作品。周姑戏《回家》在2019年潍坊市新创作优秀小型剧(节)目展演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凭借该剧,在第二届山东省庄户剧团大赛中,临朐县文化馆荣获“优秀组织奖”,临朐县群星周姑戏艺术团荣获“十佳剧团”、张艳红饰演君兰荣获“十佳演员奖”殊荣。周姑戏《阵前探母》在2019年潍坊市新创作优秀小型剧(节)目展演决赛中荣获一等奖。歌曲《新时代的春天》荣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放歌新时代”山东省乡村题材优秀文艺作品集中展演活动二等奖。同时,歌曲《新时代的春天》入围2020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小型剧目复评。歌曲《青山绿水好家园》荣获第五届风筝都文化奖优秀文化作品奖。周姑戏《报喜鸟》荣获全省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区域)展演夏津赛区二等奖、第三十三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三等奖和第五届风筝都文化奖优秀文化作品奖。小品《相亲》和情景剧《风雨故乡情》在2019年潍坊市新创作优秀小型剧(节)目展演决赛中均获二等奖。
七、加快数字化建设,拓展文化服务新平台
加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逐步拓展服务领域,利用公共数字化文化新媒体平台,拓展文化服务。大力推进临朐县文化馆、临朐手绘年画等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的推广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手机终端受众群体展示微展览、微推送、微培训、微活动,形成数字化文化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宣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