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古称"蜡缬"。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写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蜡染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单等多喜用蜡染作装饰。主要方法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然后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蓝印蜡染靠背
蜡染制品,靠背,纯手工制作,材料棉麻制品。在纹样设计上以适合纹样为主,采用吉祥题材,凤串牡丹,仙鹤灵芝,莲花等,旨在表达祝愿美好,形式上也加入了灰染的工艺特点,蜡染的出其不意的自然冰纹,让蓝印画布展现另一番蓝白天地。